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要览

2019-01-24 16:01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2018年是很坚定、很努力、很有成效的一年。这一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坚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出彩2018年:

  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点赞2018年——济源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中有升

  据统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3%,居全省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居全省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居全省第七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增长24.1%,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4%,居全省第一位。

  亮点一: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做好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金融机构监管、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资本风险防范、企业资金化解等重点工作,有效防范社会风险。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新识别贫困户1户4人,脱贫429户1352人,实现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国务院第十六督查组的充分肯定,扶贫扶志典型案例入编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成果案例。全力抓好污染防治。出台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1个镇全部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我市镇级空气自动监测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面落实河长制,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受到省协调保障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PM10浓度为104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气优良天数183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亮点二: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集中开工项目105个,总投资282亿元。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全市降低各类税费1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下降0.5元。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建立攻坚项目库,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深入推进工业技术、绿色化、智能化、治理结构“四大改造”,荣获“全国质量魅力城市”称号,济钢、金马能源两家企业荣获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高成长性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9.5%、30.3%。谋划实施了济水源生态园、王屋老街、愚公移山实践基地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在全省率先探索旅游驿站服务方式。玉川物流园区获批并建成“两仓”。

  亮点三: 城市提质增效力度加大

  城市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项、总投资23.71亿元,提升城市道路7.2万余平方米,新增污水、供水、供气、供热管网71.6公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世纪广场改造提升、环城路改造、古轵公园和龙潭植物园建设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实施游园改造提升、重要节点绿化提升等一批项目,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1.66%、37.52%、12.79平方米,中国人居环境奖顺利通过复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专家初审。全年共收储土地35宗3941亩。

  亮点四: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果。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77.57%,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持续稳定在91%以上,4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入选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防疫保险联动“济源模式”在全国推介。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三年专项行动,全市有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达342个、占总数的65.1%。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空闲地“一荒变四园”改造等活动,建成国家级生态镇7个、省级生态镇11个、省级生态村208个,创建国家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镇5个、省级卫生村90个。

  亮点五: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模式”,率先搭建集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中介超市”,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间全省最短,新设立企业开办时间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解决群众办事八个方面堵点问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可复制推广模式,政务公开工作被列入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并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国务院办公厅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交流》刊发我市经验做法。

  以重点领域改革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出76个改革方案,新增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6项,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步伐。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创新项目、职业教育等3项改革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予以推广,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等13项改革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改革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或成果交流,4项改革被省委改革办红榜通报表彰。“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一。

  亮点六: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工业绿色化改造力度,谋划实施一批绿色化改造项目,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豫光锌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虎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列入国家级绿色园区。沁北电厂100万千瓦机组中5号机组获得能效水效标杆引领机组称号。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100%,节能标准实施率达100%。大力开展清洁取暖工作,完成“双替代”用户1.6万余户,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亮点七: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持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337人。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整合、实行城乡低保一体化,各类社会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为长期流浪滞站人员办理济源户口。

  加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全市财政民生支出4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1%,市十大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新增幼儿学位2500余个,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1所,实行十二年公办学校学生免学费,被确定为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示范营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市域内就诊率在91%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7.1%,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7.45%。全年分配公租房2759套、入住904户。

  成绩来之不易,主要有三点启示:

  ——形势越是困难复杂,越是要有“主心骨”。站稳政治立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工作越是千头万绪,越要找准“定盘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稳的定力、进的主动,义无反顾地推动济源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增加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用好“压舱石”。要继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不忘初心,下定决心,万众一心,有毅力,有定力,有静气,越是艰难越向前,以担当作为赢得主动,靠不懈奋斗赢得未来。

  奋进2019年:

  务实重干,加快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济源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六次、八次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战略平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在建设新时代又富又美济源、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一、济源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四大机遇

  机遇1: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机遇

  济源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要深耕细作,把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个战略平台做得更优更实,不仅可以提升济源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还可以收获更多更具含金量的红利。

  机遇2: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机遇

  济源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深度融合发展有现实的基础,同时也是跨区域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机遇3:发展动能转换带来的机遇

  近年,纳米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的产业优势正在形成。在中央、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百城提质的重要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的大环境下,我市有城乡一体化的先发优势,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城市提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上加快步伐、走在前列。

  机遇4:基础支撑强化带来的机遇

  要精心谋划、争取项目,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从对外开放平台来看,进出口检验检疫机构挂牌成立,济源海关正式获批,为我们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落实总体要求,实现预期目标,推进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轨道,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

  1.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稳”是主基调,是基础和大局;“进”是目标和方向,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必须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2.贯彻好“八字方针”总要求

  要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经济循环。

  3.发挥好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战略平台作用

  要按照“一核两区两带多点”发展格局,突出全域产城融合特色,努力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抓好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走好我市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聚焦主要矛盾,重点抓好“八个着力”

  1.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稳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加强项目支撑。

  2.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要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3.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加快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要抓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要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4.着力实施城市提质增效,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城市规划要适度超前,城市建设要统筹兼顾,城市管理要精益求精。

  5.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要以产业兴旺为基础推动农业强起来,要以生态宜居为根本促进农村美起来。要以农村改革为关键实现农民富起来。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抓好乡村治理。

  6.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要持续加强生态保护,要深入推进生态治理,要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7.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持续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8.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要持续提高就业质量。要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各项目标,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拉高标杆的关系

  2.处理好创先争优和补齐短板的关系

  3.处理好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系

  4.处理好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

  5.处理好政府投资和风险防控的关系

  6.处理好责任担当和容错纠错的关系

  五、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需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强化“六个抓手”

  1.以经济运行监测为抓手,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以规划引领为抓手,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

  3.以项目协调机制为抓手,确保项目推进更顺利

  4.以土地收储为抓手,实现城市经营高质量

  5.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走出城市建设新路径

  6.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六、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考验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一场硬仗。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树立“学”的导向,练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

  ●树立“干”的导向,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作为

  七、落实好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统一思想认识,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要在对标对表上下功夫,善于在全局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要在探索实践上下功夫,在整体工作推进中彰显特色和亮点。

  ●聚焦关键重点,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要聚焦实体经济这个核心,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上出新招。

  要用好项目建设这个抓手,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出实招。

  要盯紧营商环境这个关键,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出真招。

  ●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发展在济源落地见效

  要凝心聚力抓落实。

  要明确责任抓落实。

  要抬高标杆抓落实。

  要深入具体抓落实。

  要严肃问责抓落实。

  (文字整理:记者 王会)

  (原标题:建设新时代又富又美济源 在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出重彩——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要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