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王屋山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完工

2019-01-15 17:11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没有想到老了享福了。水利工程的建成投用,不仅改写了山区数千年‘吃水贵如油’的历史,更让‘靠天收’的农田变为水浇田。”王屋镇茶房村70岁的村民赵开荣直言,“坡地变成了平地,薄田变成了良田,小块地变成了大块地,干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原来一亩地最多挣700元钱,现在一亩地能收入三四千。”

  2018年,我市把“解决西部山区6.5万名群众用水难题”列入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王屋、下冶、大峪等镇群众的用水难题。随着王屋山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总干渠、东干渠、中干渠改造工程相继完成试通水任务,山区群众的笑声越来越响亮,因为他们急切盼望的灌溉“大动脉”已于2018年11月全部完工,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

  王屋山属石灰岩地质结构,水资源奇缺。20世纪70年代,济源在顺利完成蟒河流域治理、引沁济蟒工程后,又响亮地提出“向高山水利化进军”的口号,建成了王屋山水库、鳌背山水库和天坛山水库,使13.5万亩“火旱田”变成了“保丰田”。

  王屋山水库灌区始建于1975年,原设计灌溉面积4.6万亩。经过多年运行,灌区渠道严重老化,高架渡槽几乎报废。到2000年前后,灌区实际灌溉面积已不足8000亩。

  2002年,我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用水原则,修建了王屋山供水工程,解决了王屋、下冶、大峪等镇的人畜饮水难题。在工程修建过程中,我市拆除部分即将倒塌的渡槽,利用部分几乎报废的渠道铺设供水管网。自此以后,灌区灌溉渠道再也没通过水。

  为解决群众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我市计划实施王屋山水库灌区供水复线工程。2012年,市发改委对《济源市王屋山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复,批复总投资2.16亿元。

  自2014年起,我市开始对灌区自上而下逐年进行改建。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王屋山水库灌区节水配套工程(总干),大峪抗旱应急工程(东干),王屋抗旱应急工程(中干),下冶抗旱应急工程(西干),王坑抗旱应急工程(东干延伸),承留抗旱应急工程(灌区连通),中央资金统筹项目(东干下冶段田间工程),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西干田间工程),2017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东干、中干田间工程),累计投资2.2亿元。

  在王屋镇柏木洼村,村民范石强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他家门口是几百亩的白菜、甘蓝蔬菜种子基地。地里密密地铺设着从山下水库拉上来的水管。范石强说:“如果不修这些水库,这山坡地根本不长庄稼。多亏了这山上山下的小水库啊。”他家除了蔬菜制种,还可以种一季烟叶,一亩地一年收入过万元。

  “王屋山水库灌区改建完成后,将实现生活供水管道与农业灌溉管道分离,达到人畜饮水与农业生产用水互不影响的目的。”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济源晨报记者,此次改建将原来的渠道输水变为管道输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

  据了解,王屋山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完成后,灌区灌溉面积由原有的不足0.8万亩增加到5.3万亩,惠及王屋、下冶、大峪三个镇56个行政村;人畜饮水工程由现有的供水保证率不足60%恢复到原设计的97%,有效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惠及西部山区6.5万人口;供水工程还将极大改善22个贫困村1679名贫困人口的饮水和农业灌溉。(济源晨报记者 王兴辉)

  (原标题:激活灌溉“大动脉” 王屋山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完工,惠及西部山区6.5万人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