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济源匠人赵银明:一生所爱 笙声不息

2019-01-09 09:57:25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赵银明

  今后,我会将赵家制笙技艺传承下去,并对传统乐器进行创新,为民族乐器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赵银明

  寒冷的冬季,小山村里一片宁静,一位手艺人坐在窗边专注地给一把古色古香的笙粘簧片,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世界中,仿佛寒冷与寂寥都与他无关。制笙的人叫赵银明,是济源下冶镇东河村一户制笙世家的第四代传人。1月4日,记者见到了赵银明。

  四代传承

  笙是我国古老的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诗经》中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到李璟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再到徐志摩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人们以笙入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也记录了笙的历史侧影。

  赵银明出生于1967年,从13岁开始学制笙,至今已有39年。他工作台旁边的柜子里,陈列着几把不同样式的笙,有的古香古色,有的颇具现代气息。赵银明说,柜子里最旧的一把笙,是他爷爷几十年前制作的,如今吹起来,发出的声音依旧响亮。看着这把刻满岁月痕迹的笙,赵银明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家四代人与笙的情缘。

  “听爷爷讲,我老爷以前是我们这儿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能人。他是漆匠、木匠,还会医术,经常到外地做工。善于学习的老爷在外地学会了制笙。”赵银明说。刚开始,赵银明的老爷做的是传统的圆笙。后来,圆笙不再流行,被方笙所取代。“老爷把制笙的手艺传给了爷爷,爷爷又传给了父亲。”赵银明说。从那之后,赵家对于制笙手艺的传承也有了具体规定。“当时,老爷规定我们家制笙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并且不能外传。但是到了我父亲那一代,这规矩就被打破了。”赵银明说。

  赵银明的父亲原来是一名教师。1980年,他父亲不顾全家人的反对,辞去教师的工作,开始全心全意投身制笙行业,并开办了济源第一家乐器厂——济源市天坛民族乐器厂。

  “父亲当老师的时候,是学校里的优秀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大部分考上了大学。因此,父亲当时辞职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赵银明说,“父亲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一样。”

  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赵银明的父亲见多识广,思想也很开放。为了带领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把传统乐器——笙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他毅然辞去工作,创建了济源市天坛民族乐器厂。

  “我13岁就不上学了,之后就跟着父亲学制笙。本来,父亲要将制笙的手艺传给大哥,但因为大哥考上了大学,我当时学习不好,于是就让我跟着他学制笙了。”赵银明回忆说。

  1984年,乐器厂规模逐渐扩大,工人由原来的父子两人扩展到二三十人。赵银明说,乐器厂的工人大部分是附近几个村的贫困村民,还有他父亲收的几个徒弟。在制笙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负责一道工序。赵家乐器厂制作的笙,音色纯正,深受顾客欢迎,销往全国各地。“多的时候,我们一个月能生产五六十把笙。另外,我们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作。当时,郑州最大的商场亚细亚,它的的柜台里都摆放着我们家制作的笙。”赵银明说。

  复杂工艺

  “我小时候经常看父亲制笙。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也慢慢了解了制笙的工序和方法。”赵银明说,“笙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大概有几十道工序。每个学制笙的人都要从基础学起。”

  所谓“铲簧”,就是制作让笙发声的簧片。赵银明介绍,簧片是笙的主要发音部件,也是它的灵魂所在。制作和选材是影响簧片发音的两个重要因素。

  “笙的每个部件都得靠手工一点一点打磨,尤其是簧片。”赵银明说。他刚开始学制笙时,有时要一整天弯着身子打磨簧片。时间久了,他手上布满了老茧,被工具弄伤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当自己亲手打磨的簧片安装到笙里,奏出美妙的音乐时,赵银明心里满是自豪。从此,他便爱上了这个行当。

  “笙主要由笙斗、笙苗、笙簧等部分组成,依靠簧片的簧舌震动耦合发声。笙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用料也很讲究。”赵银明说,“制笙用的竹子、楸木、柏木、高密度响铜等原材料,市面上没有现成卖的,需要用最原始的材料按照制笙规格自己加工。”

  赵银明刚到乐器厂工作时,负责到浙江购买竹子。“余杭一带的竹子质地比较硬,不容易开裂,适合做笙。我每次到竹园挑竹子都会带一个卡尺,用尺子一根一根地量。竹节长的不能用,短的也不能用,过粗过细也不行。有一次,我在浙江住了45天,挑出来的竹子连一百个笙都做不了。”赵银明告诉记者,他们赵家制笙对原材料的要求十分严格。

  “笙的音准和音质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且要和演奏者的嘴唇接触,因此原材料不仅要质量好,还要环保。”赵银明说。赵家制的笙,笙斗部分用的是本地特有的楸木,因为楸木的密度适中,韧性好,不易变形;笙斗上的漆用的是漆树里割出来的漆,天然环保,上色均匀;粘合簧片与插脚用的胶是蜂王巢合成的蜡与松香兑合而成的;笙杆部分用的是浙江和四川地区的紫竹。当年,赵银明的老爷为了制笙,从博爱引进竹子,种在自家地里。如今,6亩多的竹园仍焕发着生机。

  制笙的关键步骤是簧片的制作与安装。这就要求制笙师傅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技艺,还要了解笙的音律。制笙师傅要根据演奏者的要求,调出不同的音调。

  默默坚守

  “我父亲办乐器厂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想把赵家的笙推广出去,传承下去。但是1993年,我父亲意外遭遇车祸,乐器厂也不得不关门。”赵银明说。乐器厂关门后,工人们各奔东西,另谋出路。只有赵银明和他父亲的大徒弟王世富两人将制笙的手艺完全学会,并烂熟于心。

  之后,赵银明迫于生计,并没有像父亲那样专职制笙。但当顾客找上门让他制笙时,赵银明总会一口答应。空闲时,赵银明尝试着在传统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翻阅各种资料,了解笙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民族乐器的特点。现在,赵银明家的柜子里摆放着几把充满现代气息的笙,笙杆部分由不锈钢管组合而成。这是赵银明研究出来的新式笙。赵银明说:“用不锈钢管做的笙,音色更亮,但同时也失去了传统笙的一些味道。”近年来,为适应演奏形式,突出笙的自身特色,赵银明在每个音柱的音窗上加了一个扩音管,使之音质浑厚、音量增大,更加彰显了笙的音韵特色。

  如今,买笙的人越来越少,但赵银明依然在日复一日地制笙。说到赵家制笙技艺的传承,赵银明用“几乎失传”来形容,言语里尽是心酸和无奈。“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干这一行,也没有耐心坐下来钻研这门手艺。现在,我们赵家的制笙手艺人就只剩我和大师兄了。”赵银明说。

  提起赵银明,大师兄王世富说:“在我们几个师兄弟里,银明的制笙手艺是最好的。我们虽然很早就不在一起制笙了,但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我们偶尔也回忆一下过去一起学制笙的日子,畅谈一下未来把赵家制笙技艺发扬光大的理想。”

  “将赵家制笙技艺发扬光大是父亲的心愿,也是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今后,我会将赵家制笙技艺传承下去,并对传统乐器进行创新,为民族乐器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赵银明坚定地说。(文/记者 李珊珊 图/记者 李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