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王屋潮涌 济源巨变-见证(八)

2018-12-17 11:32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袁向生 51岁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以文化人以文化城 增强自信提升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儿,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儿,用勤劳、勇敢、智慧走出了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径,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文化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济源坚持文化强市方针,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艺和群众文化活动逐渐繁荣,文化遗产逐步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2013年,济源再次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2014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为全国8个试点市之一。同年12月,“文化礼堂”被确定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5年7月,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是全省继郑州、洛阳之后的第三个城市;2018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走在全省前列。文化城、篮球城、科技馆、城展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全部达标建设,实现了免费开放、WiFi全覆盖。市图书馆、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两馆都建成了总分馆体系,并持续开展流动服务。建成了4座城市书房,让群众就近享受文化活动和图书借阅服务。高标准建设了16个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达标率为100%,并建成508个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出台了全省首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类标准,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有示范效应的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建设“三三制”模式。“济源文化云”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项目为全省首批4个试点之一,注册用户已超过9万人,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超市化”供应模式,让公共文化资源可选可控。

  文化惠民工程深受群众喜爱。每年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低价惠民演出40场,免费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222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6312场,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让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和欢迎。

  文艺精品创作亮点众多。现代豫剧《王屋山的女人》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奖、河南文华大奖、黄河戏剧节剧目大奖,并代表我省赴台湾进行交流演出。现代戏剧《王屋山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文华新剧目奖。现代豫剧《非常妈妈》荣获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剧目奖。古典戏剧《愚公》在全省三年一届戏剧大赛中荣获文华大奖,并晋京演出向十九大献礼。我市首部原创扶贫现代豫剧《山路弯弯》深受好评,近期参加全省脱贫攻坚戏曲巡演。

  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编制了济渎庙、阳台宫、奉仙观、大明寺、延庆寺塔的文物保护规划,完成了阳台宫、济渎庙、奉仙观、大明寺等国保单位和部分省保、市保单位的古建筑群维修、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了一大批国保单位的技防、消防、防雷等文物安全工程,形成了一批成熟的文物旅游景点,推动了文物“活起来”。

  以文化人,以文化城。下一步,我们将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成果,依托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继续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效发挥文化在建设又富又美济源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济源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济源晨报记者 侯天一 整理)

郝国喜 58岁 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主任

  梨园声声响玉川 古韵传承又逢春

  12月11日,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即将奔赴南阳的演出忙碌着。在郝国喜看来,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好政策才让昔日的地方小剧团成长为济源的一张文化名片。

  人才辈出 精品频现 四十年繁花似锦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济源戏剧的发展,可以清晰勾勒出它的发展历程:复苏回归的改革开放初期,探索创新的20世纪80年代,潜行蓄势的20世纪90年代和强势崛起的21世纪。”郝国喜认为,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的变迁就是济源戏剧发展的一个缩影。“解放初期,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还只是一个小戏班子。如今,这里不仅剧目丰富、行当齐全、演出阵容强大,更是在豫西乃至省外都享有盛名。”

  “1990年创作排演的《铁箭关》参加第三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荣获‘百花奖’;1992年第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上,《功罪千秋》荣获‘特别演出奖’;1994年现代豫剧《王屋山下》摘取第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演出铜奖。随后,该剧又先后荣获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郝国喜对我市的经典剧目如数家珍,“2002年,我市新排大型神话豫剧《愚公移山》在第七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中斩获银奖;2008年,第十一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上,我市以新排抒情寓言豫剧《愚公移山》一举拿下河南文华大奖;在2011年的第十二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中又以另一出新剧《王屋山的女人》再一次荣获河南文华大奖,实现了济源戏剧创作的新飞跃。”

  “人才是戏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着力加强人才培养,戏剧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希望,精品剧目的创作才有依托。”对此,我市按照“带根移植”的要求,先后从省豫剧三团、中国戏曲学院等剧团引进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为我市戏剧艺术发展带来了新思想、新唱法、新活力。

  匠心传承 开拓创新 新时代筑梦前行

  “戏剧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只有排演出深受观众喜爱的好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郝国喜说,从《女儿国》《王屋山下》《愚公移山》到如今的《山路弯弯》,我市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的代表性剧目。这不仅得益于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更与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排练精品剧目是剧团的生命线。咱要排好戏、排大戏、排群众喜爱的戏,要大推、大放、大唱,给支持我们的广大观众朋友们送上丰盛的精神食粮。”郝国喜告诉济源晨报记者,有了好剧目,还要让群众分享。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每年都要下乡演出300多场,还戏于民。“为了让群众欣赏到更加精彩的戏曲表演,剧团不仅针对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兴趣爱好对获奖剧目进行重新编排,还不断组织编创人员排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一致赞誉。”

  “我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戏剧艺术最大变化就是‘化茧成蝶’。国家出台了很多好政策,让戏曲人如沐春风。”郝国喜说,“下一步,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好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戏剧艺术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济源晨报记者 王兴辉 整理)

苗素兰 72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矢志钻研麦秸画 只为弘扬传统文化

  “麦秸白、麦秆长、编草帽、遮太阳;麦秸亮、麦秆软、做秸画、挂墙上。”这句顺口溜其实说的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技艺——麦秸画。说到麦秸画,72岁的苗素兰是我市当之无愧的代表性人物。田间地头常见的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麦秸,在她眼里都是宝贝。在她手下,这些麦秸经过熏、蒸、漂、染、剖、剪、贴等多道工序,就会变成一幅又一幅艺术品。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于苗素兰来说,感受到更多的是文化的变迁。“我也乘着改革的东风,从民间艺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画的传承人了。”苗素兰感慨,文化更加开放,传统技艺也更需要保护和传承。

  自学传统麦秸画制作 一幅作品要经过多道工序

  “你看,这是我昨天晚上刚画好的一帆风顺的初稿,仅仅这个帆我都改了好几回。”12月13日一大早,忙完家务后,苗素兰就带上老花镜,安静地坐在阳台上的书桌前,端详着刚用铅笔画好的初稿。身旁放着很多做好的麦秸,这些都是苗素兰所作。只见金黄色的麦秆被制作成荷花、小鱼、蜻蜓等,再经过排列组合最终成画。金黄色的麦秸在黑色纸板的映衬下,整个作品看起来显得既端庄又大气。

  如今,苗素兰创作的麦秸画有千余幅。“小时候我就喜欢做手工,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尝试着将它剪出来。”苗素兰说,慢慢地熟练以后,她便开始尝试将这些拼贴成画。五颜六色的彩纸、别人丢弃的布都是她的材料来源,而麦秸画就是她一点点尝试创作出来的。

  麦秸画与剪纸相比工艺相对复杂,先要选择适合的麦秸秆,然后将麦秸秆劈开、晾晒、染色,再用刀片将里面那一层膜刮掉,最后将麦秆皮粘在硬纸板上,这样一来,手工制作阶段便完成了。之后就是设计制作阶段了,而这个过程也是最耗费精力的。因此,每次创作一幅麦秸画需要花费十几天,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

  她凭借麦秸画制作这门手艺 成为我市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苗素兰不仅爱学还爱琢磨。麦秸画的制作方式从平面到浮雕的变化,得益于她不停地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作品得以在文化城展览,也正是这个时候让不少市民认识了麦秸画这一民间技艺,认识了她这位民间手艺人。2011年,苗素兰凭借麦秸画这门手艺被评为我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如今,不少市民慕名到苗素兰家参观麦秸画作品,也不断有人上门想跟她学习这门手艺。苗素兰和麦秸画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我也算乘着改革的东风,从民间手艺人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素兰说改革开放40年间,文化更繁荣,这也给了她更大的创作空间。如今,她在题材上已不再满足于花鸟人物,过完年准备向山水、建筑等方面延伸。在技艺方面,她也是不断地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学习国画、浮雕、油画等多种创作形式,从而使自己的麦秸画作品看起来漂亮,内容更贴近生活。(济源晨报记者 董慧敏 整理)

张善聪 75岁 老党员

  十五载孜孜不倦 用剧本记录时代变迁

   从退休至今的15年里,张善聪写过不下30个剧本。

  他是我市玉泉街道办事处南水屯居委会的一名退休老党员,今年75岁。

  这些剧本里有古装剧,也有结合当下的现代剧,其中七八本已经被剧团排成了戏剧,在我市各个地方进行巡演。在张善聪看来,这些剧本的创作不只是为了让大家看了热闹,更多的是让大家通过这些剧情去了解过去,了解当下,通过戏剧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

  退休了也想给国家做贡献

  张善聪至今都记得小时候看戏的场景。那时候村里有个剧团,逢年过节都会在村里进行演出。物质资源尚且得不到满足的年代,文化资源更是极度匮乏,可人们对于文化活动的渴求却并没有消退。每到剧团演出的时候,本村的、外村的村民们早早就搬着小板凳到演出地占位。等到演出正式开始,台下的观众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幼小的张善聪夹杂在大人们中间,抻着脖子,睁大了眼睛看着舞台上的演员,生怕漏过一个情节。

  “这还是村里的剧团,等到县里的剧团演出,那更是一票难求,剧场里做得满满当当的,如果前排有人伸直了身子遮挡到后面的人观看,那后面的人必然会拿着一根小竹竿轻轻桥下对方的肩,示意他身子低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善聪满是 感慨,那时候不管表演哪出戏,不管什么时间,都是场场爆满。因为没有好的文娱活动,白天大家在地里干活,等到了晚上早早就睡了。

  “现在不同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日渐改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再不用挤破脑袋买门票看戏,一出家门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比比皆是。”张善聪说,2003年,从纺织机械厂退休后,他并没有打算好好歇几年,而是想要尽己所能地给国家做点贡献。他先是带领老年朋友一起修复市文物保护单位—张家祠,并以此为平台弘扬孝道,开展精神文明、思想道德教育。张善聪会打太极,于是几乎每天傍晚,他都会在家附近的小广场义务教大家太极拳,组织老年朋友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

  创作30余本剧本记录时代变迁

  2006年,各项文化事业在我市逐步完善,剧团在我市也已经算不上是稀缺的了。眼看着蒸蒸日上的文化产业,张善聪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决定通过创作剧本来弘扬美好道德,宣传社会正能量。那年,他一有空就待在家里潜心写作,有时候一写就是几个小时。半年后,第一部剧本古装大戏《罗衫合》创作完成。这个剧本后被《中国剧本》杂志登载,并获得了全国戏剧剧本评奖优秀剧本奖。“前段时间有剧团跟我联系,打算明年把它排出来去各地表演。”张善聪说。

  这些年,张善聪从未间断过剧本创作,《五三英魂》《绣鞋奇案》《红线孙女》《新村官》《王虎寨》等30余本剧本在他笔下一一诞生。这中间《五三英魂》《王虎寨》等被排成戏剧后在我市多地进行表演,受到阵阵好评。

  除了剧本创作,2014年,由张善聪创作的以弘扬孝道为题材的《百孝篇》由玉泉街道作为《书香玉泉系列丛书》印刷发行。如今,辖区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百孝篇》。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传统文化更是不能丢弃。我这一把年纪身无旁物,只剩下手中的这支笔杆子。如果用它来传播传统文化,那也算是为国家尽一份力。”张善聪说。(济源晨报记者 李亚楠 整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