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文化活水润玉川

2018-12-17 09:10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学慧

文化城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亦然。

改革开放40年,济源文化建设始终与社会发展相伴,文化精神哺育着城市成长,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40年来,从最初为温饱奔忙到文化生活日渐丰富,从文化产品的相对匮乏到精品力作的层出不穷,济源文化建设向着更高层次迈进,用其独特的文化姿态,打开了改革开放的一扇窗。

愚公移山 精神文化塑造城市之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

改革开放之初,地处豫西北、晋东南的济源,知之者甚少。40年来,济源声名远播,其中离不开开放型经济带来的发展成果,更离不开愚公移山精神文化的支撑。

12月13日,在沁园街道南夫人头居委会一工作室,记者看到55岁的酒建中手拿刻刀认真雕刻。刀影之间,“愚公移山”根雕雏形渐成。酒建中雕刻的作品很多,他认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愚公移山”。因为在他眼里,“愚公移山”是城市灵魂。

济源是愚公移山的地方,更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40年来,济源人讲述着愚公移山故事,传承着愚公移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围绕愚公移山,一批文艺力作层出不穷。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现代豫剧《愚公移山》将故事中每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获得河南省文华大奖;大型舞蹈《愚公魂》用优美的舞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荣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古典豫剧《愚公》获得河南省文华大奖。

济源用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愚公文化品牌。自2017年开始,市政府将每年的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纪念日前后,全市开展诵读歌会、书法美术摄影展、音乐会、专场诵读诗会等活动,颂扬愚公移山精神。“洪森诵读”目前已成为传播愚公移山精神的响亮品牌。苗洪森,这位七旬老人正是洪森义务诵读团的发起人。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诵读。而大家诵读最多的还是《愚公移山》。

愚公故里已成为济源的代名词,愚公移山精神已成为济源著名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牌。2013年,济源将“愚公移山,敢为人先”定为城市精神的表述语。每月举办的愚公大讲堂、建成的愚公移山精神纪念馆、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济源城市文化的亮色。走进济源,映入眼帘的愚公移山城标、王屋山上的愚公移山群雕已成为济源特有的文化符号。

从历史走进现实。不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引沁济蟒渠建设,还是世纪之交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抑或是现在的济源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愚公儿女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讲述着城市精神。他们敢想敢干,涌现出一个个时代新愚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秉持愚公移山精神,济源坚持“文化强市”战略,文化建设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济源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

公共文化 惠民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20世纪80年代,一听说要放电影了,一家人便早早吃完饭赶紧去占位置。”说起往事,市民荆女士眼前像过电影似的。

从山村走出来的李先生说,那时,全村人每天晚上都会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观看连续剧《霍元甲》。在他的眼里,这部电视剧是那个年代最值得回味的。

40年沧桑巨变,济源公共文化生活实现了飞速发展。

济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活动,让全市526个行政村的村民每月免费看一场优秀电影。2018年,我市还专门购置了全数字化高清流动放映设备。

济源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超市化”供应,创新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济源模式”。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和城市书房投用,让城乡群众就近享受文化大餐和图书借阅服务。

文化城、篮球城、科技馆、城展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部达标建设,开通了门户网站,实现了免费开放和WIFI全覆盖。

济源高标准建设了16个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全市543个村(居、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3.55%,为全省最高。农家书屋覆盖率100%。“文化礼堂”项目被评为省级示范项目。

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面积40余万平方米,人均0.6平方米,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有示范效应的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建设“三三制”模式。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用于文化项目建设的投资在10亿元以上,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114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仅2017年,全市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支出1.1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8%;全市人均文化事业费66.95元,位居全省前列。济源出台了全省首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类标准《济源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级)建设和服务规范》。

项项文化惠民举措,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生活在济源是幸福的。

济水街道滨河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经常人头攒动,每个社区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城里有的,村里也有。城乡文化建设各具特色。梨林镇南程村的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轵城镇王礼庄村的农家书屋,都见证了济源基层文化的变迁。

更幸福的还有,济源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政府送来的大戏。自2009年开始,济源在全省率先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每年送演出222场,其中市政府购买200场。更有每年全省举办的“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雅俗共赏。

文化关乎幸福,更是一种力量,激励着济源人在新时代阔步前行。

融合提升 文化影响力迈向新高度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立身之本、根脉所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影响力,最终拼的还是文化实力。

40年来,济源文化艺术积淀由浅入深、由薄到厚,划出一道道时代的印迹。

改革开放之前,济源连一座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相当多的人还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济源人对文化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1979年,济源县图书馆建成开馆后,新购图书仅5000余册,阅览室面积不过百余平方米,但阅览者络绎不绝。如今走进济源市图书馆,这里已经建成无人值守和读者自我服务的自助图书馆和无缝对接的公共文化空间网络。全民阅读氛围日渐浓厚。2017年,济源市图书馆接待读者60余万人次,检索文献就达621835篇次。

济源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字为证:2017年度,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8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8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

市文旅集团、黄河三峡等一批文旅企业,相继跻身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四上”文化企业。一批具有济源特色的文创产品已形成产业规模。2018年9月,济源出台了《济源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开展了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选工作。从小而精成长起来的济源文化产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和雨露滋润下,快速成长。

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济源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服务品牌。济源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济源王屋山)道文化合作论坛、荆浩国际学术论坛等文化活动;“中原看海 相约济源”半程马拉松邀请赛、王屋山旅游文化节等活动,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顺应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艺术追求的需求,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一批独具济源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冲出河南、走向全国,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王屋山的女人》晋京演出动京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大奖,代表我省赴台湾进行交流演出。现代戏剧《王屋山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现代豫剧《非常妈妈》荣获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剧目奖,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文化素养的提升,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传统戏曲走进了我市校园,文化艺术与孩子们亲密接触。许多孩子也深深喜欢上了戏曲,有的还登上了央视舞台、走上了《梨园春》擂台。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积极举办“小小图书管理员”体验活动、亲子教育讲座、“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等活动。一些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感悟愚公移山精神、参观红色革命遗迹、走进旅游风景区观光等,为中小学生搭建起没有围墙的校园。

正是有了深厚文化要素的持续注入,济源先后获得了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愚公文化之乡”“中国女娲神话之乡”等称号。这既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也是济源呈现给世界的一张张名片。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济源、一个人文荟萃的济源、一个有着独特文化意蕴的济源。

济源的文化影响力,正迈向新的高度。(文/图 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卫东 贾迪 李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