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王屋潮涌 济源巨变-见证(六)

2018-11-30 14:56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李占峰 40岁 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科科长

  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文明创建的推动力

  冬日的清晨,气温已经降到零下。每天早上不到7点,志愿者都会准时出现在我市各个红绿灯路口劝导交通。除了他们,还有赶来学校门口为孩子们执勤的交警、参与社区服务的社工群体等。

  “无处不在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创建的推动力。”11月27日上午,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科科长李占峰接受采访时介绍。

  从学雷锋到做志愿者

  志愿服务实现三个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志愿服务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李占峰说,大家虽然都把开展学雷锋活动称为志愿服务,但志愿服务的范围更广。

  2010年4月,市文明办设立志愿者工作科。在此之前,团市委每年会发出倡议号召全市青年团员参与义务植树以及清扫道路积雪等。2011年,市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志愿服务工作。

  2017年6月,我市“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开始运用,实名注册登记的志愿者有89000多人,发布并完成3327个志愿服务项目。目前,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青年为主向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例如庙街小学的学生争当小导游传播济水文化,退休教师贾年贺义务服务农家书屋成为全国典型。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他们都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二是由集中性活动向常态化活动转变。通过开展“三个关爱”即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主题活动,形成了30个志愿服务品牌。市文明办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评价,对22个优秀项目拨付资金231000元。三是由松散化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从中央到省市出台关于开展志愿服务的系列文件,建成114个志愿服务站。目前我市要求公务人员每年要开展志愿服务不少于50个小时。2015年至今,我市有30000余名志愿者在公共场所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拓展志愿服务空间

  推动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

  “去年,中原餐饮博览会在我市举行,我市招募的460名志愿者给各地参赛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李占峰介绍,我市还组建了300名“火眼金睛”志愿服务队,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评。

  目前,全市有“爱心妈妈”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晨报爱心书屋”、脱贫攻坚等品牌效应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空间得到不断拓展。2013年至今,我市开展了两届志愿服务市长奖评选活动,20多人获此殊荣。

  去年以来,在助力“精准扶贫”志愿服务中,我市161个文明单位结对帮扶59个贫困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在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开发致富项目上进行帮扶。400余名教师及美术专业大学生也用他们的画笔在37个贫困村通过手绘文化墙为老百姓展示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新农村景象。

  李占峰介绍,目前市文明办通过文明济源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关于积极参与社会扶贫的倡议书》,全市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爱心人士11576人,捐款达131814元。今年10月份,我市开始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并在市级、镇级、村级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将深入农村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法律服务、文化文艺服务等工作,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在社区、公共场所、窗口单位、文物场所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全面铺开来。(济源晨报记者 丁玲玲 整理)

毛立争 46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社区民警

  当好“社区服务员” 助力构建和谐城市

  “警官毛立争,爱国赤心忠。全心为人民,情暖老百姓。济源沁园区,每天留身影。平凡又朴实,接触最基层......”这是今年5月份,我市大峪镇小横岭村年近六旬的崔云照被社区民警毛立争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写的一首《赞毛立争》长诗。

  提起毛立争,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沁园社区民警,平时总会手拿一个小喇叭,骑着一辆电动车穿梭于街巷楼院。1.68平方公里的社区到处都有他的身影。“我的职责就是服务社区的3800户居民,社区发展好了,城市才会越来越好。”毛立争常说自己是“社区服务员”。从警24年来,他参与了社区的发展与治理,也见证了城市的变迁。

  从小平房到新办公楼

  他见证了社区、城市的变化

  1994年,22岁的毛立争被分配到双桥派出所(现沁园分局),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

  毛立争至今还记得,当时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平房内,三个人挤在一起办公,“管辖范围主要是轵城镇移交过来的10个农村。”毛立争回忆,当时的办公地点只有一条崎岖的乡间小路通往外界,那时候没有办案车辆,出去一般骑自行车,有时只能步行,是全市办公条件最差的派出所之一。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毛立争工作的地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小平房变成了崭新的办公楼,当初管理的大杂院变成了一栋栋楼房。随着城市商圈日益繁华,辖区的常住人口也由不足万人增加到5万人,辖区也从10个村子变成1.68平方公里的社区。各种争端和纠纷随之增加,打架、企地纠纷、邻里争端各类警情接踵而至,毛立争几乎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有民警透露,有一次毛立争累病了,同事们劝他回家安心养病,被他拒绝了。“人手少,我在派出所输液,至少还能接接电话。”毛利争说。

  毛立争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变迁,而且每天坚持走街串巷、写民情日记,将大事、小情都记录下来,可谓二十四年如一日。他自己也总说:“每天不到辖区转一圈,就感觉缺点啥。”

  “网格化”治安治理模式获好评

  “五老志愿者服务队”形式新颖

  “我们社区现在有15个家属小区和比较繁华的御驾居委会,宾旅馆、留宿洗浴场所103家,歌厅3家,网吧21家,企事业单位18家。”提到沁园社区的情况,毛立争脱口而出。

  “御驾出租房屋多、小宾馆多、网吧多、流动人口多、居住人口密度大,治安状况较为复杂,被人们戏称为‘济源的小香港’。”毛立争介绍,他尝试在社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治安治理模式,聘用专职出租房屋协管员,推行居民、商户“邻里守望、十户联防”的办法,让御驾夜市、宾馆、网吧各自成立行业治安协会,御驾居委会逐渐从“治安混乱”变成了“治安模范”。

  除此之外,毛立争还邀请辖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职工组建了一支“五老志愿者服务队”。这些志愿者每天头戴小红帽,臂戴红袖章,利用锻炼身体等不同形式进行巡逻防范,并开展文明劝导,化解邻里纠纷,照看空巢老人。尝到甜头后,他又组建了一支“特色雷锋团志愿者服务队”,并细分为“家政志愿者服务队”“文明劝导志愿者服务队”和“帮困解难志愿者服务队”。(济源晨报记者 董慧敏 整理)

张桂娥 67岁 市风景园林管理局退休职工

  绿化扮靓城市 生态点亮文明

  “改革开放40年,济源的园林绿地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宣化街的109棵法桐是济源唯一的绿植;现在,大部分居民出行500米就能步入公园绿地看风景,城区大大小小的公园有101个。公园多了,人居环境变了,市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张桂娥作为市风景园林管理局原局长,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济源绿化的提升,亲身感受到了济源生态环境的变迁。

  道路绿化提升城市颜值

  “早些年在市区可看不到这么多树,环境也没有这么好。”提起济源的园林绿地建设,张桂娥打开了话匣子,“1986年,我被分配到园林科,当时还不叫园林局,我记得那时候园林科一个部门只有五六个人。”

  张桂娥告诉济源晨报记者,她刚到园林科的时候,济源只有宣化街一条马路。“街上的树木花草少得可怜,宣化街上的109棵法桐树是济源仅有的绿植,更别说园林绿化了,当时北海、沁园也都很荒凉,完全没有今天这么好。”

  在张桂娥的记忆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济源的道路绿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张桂娥顿时神采飞扬:“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新建道路越来越多,道路修到哪里,我们的道路绿化就做到哪里。原来的行道树只有梧桐和柳树,现在有了女贞、银杏、樱花……只要习性适合做行道树,我们都会进行种植。”

  “进入21世纪,绿化带中不仅要种树,还要有草坪、绿篱和花卉。”张桂娥表示,近些年,我市道路绿化逐步改变以前“一条路、两行树”和树种单一、色彩单调的绿化模式,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丰富道路绿化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行走在黄河大道、济源大道等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上,只见微坡绿化高低起伏,宜园则园,宜坛则坛,移步换景。

  “走出家门是花园”已成常态

  “曾经,济源被称为‘一条街,俩岗楼,三座破庙一群猴’。”张桂娥回忆,改革开放前后,百姓生活枯燥乏味又单调,“当时济源还没有游园,大家的业余生活除了闲聊、看书、读报,也就是听听喇叭和收音机解解闷而已。”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1990年,济源建设了第一个游园——源园,紧靠宣化街。“当时的源园不仅有喷泉,还配备了济源第一个水冲式公厕,里面铺有瓷砖,安装了洗手池,很多济源人都特别稀罕。”一说到源园,张桂娥显得特别兴奋。她介绍,当时的源园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地方,“孩子们滑滑梯,年轻人玩台球,老年人打太极……每到节假日整个源园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张桂娥说,从1990年开始,济源先后围绕北蟒河建设了新蟒园、清趣园、望春园、迎春园、惠春园,“5个公园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围绕北蟒河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生态珍珠链’。自那以后,20多年来,济源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公园出现。如今,济源市区内已有公园、游园、街头绿地101处,这些地方的景观与随处可见的绿荫、水清景美的河流等相互映衬。现在,对济源人来说,‘走出家门是花园’已成为一种常态。”张桂娥说。

  2008年,我市还成功加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深化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截至2017年年底,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66%,绿地率达37.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7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05%,实现了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路在绿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风貌。

  “改革开放40年,公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高品质的公园出现,提升市民幸福感。”张桂娥说。(济源晨报记者 王兴辉 整理)

侯远智 25岁 青年教师

  让学生带动家长 让文明之花尽情绽放

  11月29日中午12点,正值学生放学,宣化学校门口不少家长在等着接自家孩子,侯远智正在维持秩序。虽然此时正好是下班高峰期,但校门口经过的车辆都会提前减速,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陆续走出校门被家长接走。

  侯远智表示,他对城市文明这个词感触颇深。从学生到教师,不仅是职业、身份上的转变,他更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了文明在我市扎根的力度。

  初出茅庐的他

  被一句“老师辛苦了”感动

  “虽然距离第一堂课已经过去了3年,但是现在依旧记忆犹新。”侯远智介绍。

  那时候,侯远智刚大学毕业,到学校任教后,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学习了一段时间,“刚来的时候,主要就是学习老教师怎么讲课,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侯远智开始上自己的第一节课。虽然讲课的内容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但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他依旧有些紧张,甚至在讲课过程中大脑还有几次“短路”。幸运的是,他功课做得比较扎实,整堂课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同学们,下课了。”当他说完这句话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悄悄擦拭了额头上的汗珠,正在低头整理教案的他,突然听见学生们整齐喊了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侯远智顿时热泪盈眶,“当时我都懵了,虽然只是学生们的一句话,但对我来说,这个鼓励可非同一般。”“老师好!”“老师,您辛苦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句话,却能深刻体现文明在校园内扎根的程度。

  从一窝蜂涌出校门到以班级为单位有秩序地走出校门,从日常生活中的方言交谈到师生之间的普通话交谈,从堆得满满的垃圾桶到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这些变化不仅在宣化学校上演,在我市各中小学也很常见。

  这些年来,经过各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文明已扎根校园,文明之花早已开出累累硕果。

  以学生带动家长

  让文明之花传递开来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学生们不仅在校内讲文明,出了校门一样讲文明。”谈到这里,侯远智忍不住笑了起来,脸上满是藏不住的骄傲。有一次放学时,他在学校门口看到一名学生被家人接上车时,她的家长随手往地上扔了一个烟头。那名学生赶紧下车踩灭了烟头,随后用卫生纸包着扔到了附近的垃圾桶里,“爷爷,为了保护环境,您不能乱扔垃圾,得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小女孩的爷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爷爷答应你,以后再也不随手乱扔垃圾了。”

  侯远智表示,这一幕其实并不少见,现在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讲文明,“学生们可以明确分辨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行为。一旦发现身边有不文明行为,他们就会立即进行制止。”

  一名学生的文明行为能感染一个家庭,千万名学生便能感染千万个家庭。现如今,文明之花不仅在校园扎根,所结出的硕果也正通过学生们传递给更多的人。(济源晨报记者 王峰 整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