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内学许昌外学徐州 精准发力矢志赶超

2018-11-21 09:03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学慧

本报评论员

到许昌和徐州考察学习,让我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只有对标先进、找准差距,才能精准发力、实现赶超。当前,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济源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擘画绘就。无论从宏观形势看,还是从全省发展看,我们都面临很多机遇。以什么样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以什么样的作为开启新的征程,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站位、拓宽视野,在更高层次、更深维度、更广区域上明确定位、找准方向、谋划未来,加快实现更快速度、更高质量的发展。

对标先进找差距,精准发力促赶超,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既是徐州的成功秘诀,也是许昌的实力内功。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全市上下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要进一步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所在,科学分析、探索突破、认真总结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破解结构性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标先进找差距,精准发力促赶超,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迈向高质量,产业转型是关键。从许昌、徐州实践来看,凡是发展态势良好的地方,其秘诀都是转得早、转得快。近年,济源依托铅锌、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拉长产业链条,取得显著效果。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老的不活、新的不多、结构不优、动力不足”等问题。济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永恒主题,牢牢牵住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要坚持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并重,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三大改造”,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中高端发展;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紧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要尽快补齐服务业短板,改变“服务业是副业”的传统认识,增强抓服务业工作的能力,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真正把服务业做实、做强、做优,做出核心竞争力。

对标先进找差距,精准发力促赶超,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动能转换。在这个革故鼎新的时代,依靠要素投入与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发展老路难以为继。济源如果不能打破路径依赖,让新动能挑起大梁、让旧动能焕发生机,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引进人才、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藩篱,让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要用好开放这个“必由之路”,大规模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为济源发展厚植优势;要用好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下好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先手棋。

对标先进找差距,精准发力促赶超,需要我们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持续发力。当前改革到了深水区,不时有激流险滩和“难啃的硬骨头”。唯有创新体制机制,方能加快改革步伐。许昌、徐州各项工作之所以迅速推进,就是得益于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比如,徐州实施“人才创业10条”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许昌建立重点项目批后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加快项目落地,等等。我市人口总量不大,加之实行的是省直管体制,具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体制优势、政策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扁平化”的特殊体制优势,进一步探索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经营机制、发展机制,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动能转换等方面实现赶超。

找准“主攻点”、牵住“牛鼻子”,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济源的各项事业必将在一次次攻克堡垒中实现质的飞跃!

(原标题:精准发力   矢志赶超——“内学许昌 外学徐州 走好济源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评论之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