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利民为本 让城市更有温度

2018-11-13 10:26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学慧

济源网讯(济源日报记者 苗慧玲 郑海波)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我们党的鲜明态度。

以人民为中心,徐州全力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把“煤”城变“美”城,接连摘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金字招牌,让人民尽享发展福利。

以人民为中心,许昌重新审视发展路径,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多点位敲开群众“幸福之门”,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等多项指数全省名列前茅。

新时代济源,提出又富又美的发展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目标变为现实,需要学习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把为民利民惠民之路走得更宽。

为民思想在发展中精彩体现

面积3300亩的许昌中央公园,位于城市中轴线的黄金地段。这里水系蜿蜒、绿地茵茵,是游玩放松的最佳去处,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城市“绿肺”。

如此重要地段,不建商业项目建公园,许昌人的高明令人赞佩。

听闻,这个公园在规划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一次大改,在原规划图上减少了476.3亩的商业用地和83.3亩的居住用地,增加了500多亩的公园绿地。决策者最大限度地还地于民,体现的正是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

“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健康服务圈”“15分钟便民服务圈”“15分钟智慧阅读圈”……走进许昌,随处可见的游园、广场、公共体育设施、便民设施,让人为许昌市民的幸福颇感“嫉妒”。

与许昌相似,徐州2017年底获得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这座有长达130余年煤炭开采史的城市,曾经“疤痕”累累,遍布采煤塌陷区和采石宕口。

“变废为宝,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经过对20万亩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那些城市“伤疤”如今变成了生态湿地、特色旅游区,成为生态“宝地”和产业发展、富民增收的“福地”。

云龙湖是徐州唯一的国家5A级景区,湖光山色、景色宜人。但这样一个景区却是免费的。每天,湖边数千人的健步走队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除了云龙湖景区,奎山公园、泉山森林公园、城东环状休闲公园、城西休闲公园、凤凰山生态文化景区,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还园于民、还发展于民。徐州政府的政绩,“来源于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济源,世纪广场、科技馆、图书馆……为市民休闲、读书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济源城市建设也到了全面提质的重要时期,在发展为民的根本价值指向下,分好城市发展“蛋糕”,让人民享受更多发展“福利”,承载着愚公儿女美好的期盼。

智慧城市打开便民空间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民生事业同样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以建设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许昌的信息化建设开启了新征程,便民服务也同时走上了信息“高速通道”。

许昌政务云中心,是很多参观团必去的地方。该中心提供集中统一的计算和“城市大脑”功能,实现各项政务服务数据交换互享开放。

为了保证政务云建成用好,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许昌市委、市政府态度明确,凡是没有完成信息整合共享任务的单位,一律暂停拨付信息化工作经费,包括建设、运行、维修和购买服务经费。

政府的强力推进,让许昌社会管理实现了智能化。与此同时,许昌还实施“教育信息化1559”“万家医视”“智慧社区”“智慧阅读空间”等一批“智慧”工程,让市民真正享受到网络时代的便捷。

在徐州,“智慧城管”建设改变了一座城。

徐州人建成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地下有“格”(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城市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智慧城管”覆盖了市容环境、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6大类事件和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7大类部件,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2017年,徐州“智慧城管”系统上报案件130万余件、立案73万余件、应结案54万余件、结案53万余件,结案率为98.47%,大量的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易反复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城市的改变不仅让外来者为之惊讶,就连徐州市民都直观感受到,他们的家园更卫生了、更安全了、更文明了。今年,徐州“智慧城管”被评为国家住建领域信息化示范项目。

服务民生无小事,更便捷更顺畅更贴心是市民的期待。随着济源智慧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群众也体会了办事的方便、快捷。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仍需持续增强民生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模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民生事业彰显城市温度

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必然是高质量的民生事业。

两年前,许昌高中还是陈旧的“蜗居”,一个班的学生最多时近百人。面对学校建设与其他项目争地的抉择,许昌市委、市政府毅然把地划给学校,并且在校园建设上一举投入5亿元,仅新校区的新体育场就有两万多平方米。

为解决“入园难、大班额、城镇挤、乡村弱”等基础教育问题,许昌启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从2017年起,三年投资10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00所、幼儿园100所,重点打造10所省(市)级示范性高中,着力补齐教育短板。

以百姓之心为心。许昌市委、市政府始终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切实做到资金再缺,各项政策规定给人民群众的钱一分不少;工作再难,该为人民群众解决的问题一件不漏。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快郑万高铁、郑合高铁等项目建设。提升集中供热能力,新增集中供暖5万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进城落户政策“零门槛”;交通秩序“治乱”、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让许昌成为创业之都、宜居之城、幸福之家。

“一定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好。”徐州也把民生事业作为重中之重:健全教育网络,完善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健康徐州”建设,推进重点医院迁建和分院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医疗服务中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建设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举办徐州国际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书香徐州”。

徐州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打响为百姓服务、请百姓参与、让百姓满意的“百姓城管”品牌,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实施2127万户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解决停车难问题。

人民有获得,城市有温度。在为民之路上,济源同样任重道远。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利民措施惠民便民……相信只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济源的明天一定更加温暖。

(原标题:“内学许昌 外学徐州 走好济源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报道之六 利民为本 让城市更有温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