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产城融合筑新城

2018-11-08 08:42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思礼城镇化建设

  产城融合筑新城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

  城市和产业互促共荣,产业与城市良性互动,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向上发展的动能所在。

  改革开放40年来,济源围绕产业和城市共荣共生,推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7年3月,伴随着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正式获批,济源产城融合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牵住产城融合发展的“牛鼻子”,勇当中小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探路者”,济源产城融合发展在新时代阔步迈上新征程。

  改革开放40年来,济源产城融合从企业带动,到产业集聚区引领,再到三次产业全域发力,一路栉风沐雨,风雨兼程……让我们一起探寻济源产城融合的成长轨迹。

  兴工富民开启融合序章

  济源,这个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靠“五小工业”起家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初期便感受到工业企业带来的魅力。

  企业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繁荣,哪里的群众就富裕。靠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是济源产城融合的雏形。

  “改革开放初期,有工厂的地方是令人向往的!”今年50多岁的苗值,老家在济源工业重镇克井镇西部的阎和村,他对自己年轻时在村头眺望企业燃放烟花这一幕记忆深刻。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在漆黑的夜空,那种绚烂令他向往。

  后来,苗值到离镇区不远的一家市属企业上班,成为一名工人。企业的楼房、幼儿园、医疗室、澡堂、理发室、冰糕作坊……是他在村里没有见过的。附近的村民就近在企业上班,增加了收入,也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

  一个大企业,带出一个产业、带活一个村庄,在济源非常普遍。

  走过60年历程的济钢,厂区附近商贸繁华、公共设施齐全,尤其是周边经济活跃的北潘等居委会,诉说着一个大企业对带活一方经济的能量;建厂61年的豫光金铅,发展到哪里,就带活哪里的相关产业,繁荣地方经济;走过65个年轮的济源煤业,不仅为周边的石河村带来就业、创业机会,其教育、体育、娱乐等设施,也提升了周围群众的生活品质……

  工业发展究竟给济源作出了多大贡献?数字显示,济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39.4亿元,年均增速18.3%;工业创造的利税由1979年的228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48.1亿元,年均增速25.4%。目前,工业在济源经济中的比重、工业对我市财政的贡献均超过了三分之二。

  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济源的城镇化进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去年,济源城镇化率已达61.0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在城镇化过程中,济源是人口净流入地区。这得益于工业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是城镇化的发动机。

  产业集聚激发无限活力

  每天早上7点多,滚滚车流沿着四通八达的马路,涌向济源虎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夜幕降临,车流又从开发区涌回附近的一个个居民区。

  “真没想到,这里竟然变得这么繁荣。”家住承留镇承留村的赵英武原本在深圳富士康工作,2012年济源富士康建成后让他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赵英武记得,刚来济源富士康工作时周围还有些“荒凉”,没想到短短几年,聚集在附近的企业越来越多,配套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虎岭,简直变成了一座“新城”。

  虎岭的兴盛,源于济源发展思路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济源下定决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发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川产业集聚区、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为虎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立足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为济源闯出一条新路子。

  从济钢、豫光金铅、中原特钢等传统的老牌企业,到富士康、力帆新能源等众多新兴龙头企业,2017年,我市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已汇聚了17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贡献税收30亿元,从业人员超9万人,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产城融合发展,不能割裂产业、城市。如何与城市融为一体,让人们感觉产业集聚(开发)区和城里面一样?完善基础设施、区镇联动发展、服务产业发展,是济源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果断抉择。

  穿梭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目之所及,成排的厂房、忙碌的车间、漂亮的社区、塔吊林立的工地……让人感到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农民向城镇转移(四集一转)的总体要求,我市产业集聚(开发)区加强项目建设、壮大主导产业,全方位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功能区,为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带动园区就业、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承留、克井、轵城等镇更是不甘落后,依托背靠产业集聚(开发)区的优势,不断完善与项目进住、企业落户、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配套服务,强化综合承载和人口集聚能力。

  一幅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美好画卷正在愚公大地上徐徐绘就!

  全域融合奏响发展强音

  2017年,注定要在济源历史上留下一笔浓重的墨彩。

  阳春三月,从国家发改委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这是国家同意建设的第一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被省直管20年后,济源又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踏上为全国同类中小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的征程。

  同年5月,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支持济源在全域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确定了“一核两带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提出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功能复合、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有了明晰的“路线图”。

  “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是我市转型发展的重大命题、重塑优势的重大战略、改革创新的重大探索。”市委书记张战伟在我市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会议上发出动员令,要求全市上下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投入到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中来。

  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济源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致力于让历史大机遇变为济源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让历史大机遇化为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

  这一年,济源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加快提升城镇化内涵质量,城镇化率达61.05%,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2.0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6万人,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这一年,济源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整合,玉川产业集聚区荣获全国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产业(集聚)开发区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8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亿元。

  这一年,济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重要关口,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工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耗能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4.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

  这一年,济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年接待游客1147.2万人次、增长16.4%,实现旅游收入55.8亿元、增长19.1%;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

  这一年,济源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9家,8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10余亿元。

  每一个新征程的开启,都让人充满无限憧憬与期待。

  历史的车轮驶入2018年,济源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把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作为战略平台,不断激发产城融合发展活力。

  “要把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成审批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活力最强、办事成本最低、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佳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2018年,济源市委、市政府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列为“一号工程”,夯实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基础。

  “要全力打造秀灵、美丽、宜居、幸福济源。”2018年,济源抢抓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机遇,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正在愚公故里汇聚磅礴的能量。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产城融合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奏响济源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最强音。(文/图 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任浩浩 李浩)

  编者手记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转”。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是一座城市持续健康向上发展的重要路径。

  回顾济源的改革开放,从最初的工业带动城乡发展到现在的产业集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济源产城融合的愿景逐步从理想照进现实,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2017年,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济源产城融合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这是济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何高水平推进产城融合,统筹人、产、城三大要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成为摆在济源人面前的新命题。

  在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中,我市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科学推进城乡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加强民生保障,提升产城融合发展实效,全力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产业结构偏重、资源枯竭、环境容量限制、人口消费不足,科技、人才支持相对不足等问题仍是济源发展的“硬约束”。

  只有勠力同心、众志成城,高标准起步、高起点建设,把济源转型发展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高水平推进产城融合,谱写新时代济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