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全民健身领跑“健康济源”

2018-10-19 09:19:20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现人民生活幸福,最终要落实到人人健康上来。而体育就是事关人民健康、涉及人民幸福的事业。如何让老百姓在一个规范有序的群体环境里健康、科学锻炼,如何让体育组织发挥更大效能,是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我市牢牢把握“大健康”这一民生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以推动全民健身为抓手,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更好、健康寿命更长,从体育运动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余名,平均每千人中有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健身团队近200个;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场地3000余处。全市共建立了600余个不同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直接参与人员30万余人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6平方米……

  一组组数据直接而有力地说明我市群众体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如今,全民健身正加速领跑“健康济源”,成为玉川大地一道富有活力的亮丽风景线。

  政府主导

  ■“健康济源”建设有保障

  我市历来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始终把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老年健身示范苑工程全覆盖,累计建成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场地3000余处。近年,我市先后出台《济源市“十二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济源市“十三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大力推进群众体育工作,着力打造“活力济源”“健康济源”。同时,我市还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十大幸福工程,通过“建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我市每年开展元旦长跑、“全民健身月”、自行车公开赛、夏季篮球联赛等各类大型体育活动20余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全市人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我市还积极倡导政府、市场、社团多元一体的新格局。目前,我市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已基本实现“管办分离”。《济源市单项体育协会奖励办法》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各单项体育协会、各体育类俱乐部的工作积极性。

  强化资金扶持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市争取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健身工程实施。

  近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群体活动丰富多彩,做到了“年年有创新,项项有特色”。我市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打造了“济源篮球城市”等特色品牌,为体育强省、健康中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创新

  ■“市、镇、村”三级联动为健身添活力

  为积极稳妥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我市根据各镇(街道)、产业集聚(开发)区以及各个社区的情况,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进行了科学统筹安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群众体育网络组织建立。

  为了充分体现大众参与理念,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真正做到上下联动一盘棋,我市积极引导各镇(街道)、产业集聚(开发)区结合各自实际,着力打造“一镇一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为群众就近参与健身活动提供便利。目前,全市16个镇(街道)都有各自的特色群体项目。比如,克井镇的中老年门球邀请赛、承留镇的南山钓鱼大赛、思礼镇的篮球周末夜市、沁园街道的JBA业余篮球公开赛、玉泉街道的广场舞、北海街道的象棋和空竹比赛等,已经形成规模、创出品牌。

  如今,每年各镇(街道)、产业集聚(开发)区以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有100余项(次)。特别是钓鱼活动、象棋比赛、户外登山运动、门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自行车比赛、健身舞比赛等,参与人数众多,影响较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级网络

  ■构造“阵地+人才+基层”立体模式

  金秋时节,在沁园路与济水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的小公园里,随着音乐的节拍,一群人或舒展手臂,或扭动腰身,正在领舞人的带领下学习一支新的舞曲。“刚开始,我哪会跳舞啊!这不,前面有人领舞,时间久了,也就慢慢学会了,就连身体素质也比以前强多了!”家住翠园小区的商葡萄晚上只要有空就会来跳舞。

  为了引导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我市共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余名。他们分布在全市各健身活动站点,指导并带领群众进行健身活动。如今,我市平均每千人中有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我市在各社区、居委会组建健身团队近200个,定期组织居民开展健身活动。为了引导更多人参与健身活动,市操舞协会还编创了活泼时尚、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济源市文明和谐健身操”,参与活动人数逐年增加。如今,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组织的重要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群众早晚健身已成为济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我市充分依靠社会力量,不断完善各级组织网络体系,积极转变公共体育服务方式。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条块结合的群众体育组织服务网络。

  培育阵地,规范管理体育组织。近年,在成立济源市体育总会的基础上,我市相继成立了职工、老年人、妇女等人群体育协会和电力、农业等行业体育协会。目前,全市共有体育组织82个,其中市级协会41个、体育俱乐部41个。在加强管理、推动各体育协会实体化中,我市切实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六个有”,推动协会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市场运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市体育部门指导监督、体育总会管理实施、体育组织协调推进的良性运行工作机制已建立。

  依靠基层,自上而下健全各级体育服务网络体系。本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原则,全市各镇(街道)、产业集聚(开发)区除了成立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和全民健身协会,还建有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参与辖区的体育管理和组织工作,指导居民定期开展活动,真正形成了组织有网络、工作有人管、活动有人抓的新局面。

  标准建设

  ■打造“十分钟健身圈”活动站点

  早上,记者在世纪广场经常看到不少晨练者:有人晨跑、有人练气功、有人练瑜伽……他们晨练过后,在扭腰器、仰卧起坐板、单杠等健身器材上做一些拉伸动作。“晨跑后,在健身器材上做一些拉伸动作,感觉整个人充满活力。”站在单杠前做拉伸动作的市民王金旗说,“济源现在有很多健身步道,还设置了相应的健身器材,出门就能锻炼,很方便。”

  市民能享受到健康福利,得益于我市“十分钟健身圈”的硬件设施打造。这些设施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健身需求,方便了群众就近锻炼身体。市体育局工作人员牛亚军介绍:“目前,全市共建立了600余个不同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人员30万余人次。尤其是篮球城、世纪广场、文化城等大型场所,每天早晚活动的人很多。”

  如今,随着城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百姓也有了健身场所。2005年以来,我市高标准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500多个行政村(居)均建设了标准混凝土篮球场,配备了标准篮球架、室外乒乓球台,让群众走出家门即可健身。2012年,我市又启动了乡镇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其中梨林镇的相关工程项目以建设标准高、质量好,被评为“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2015年,我市申请了老年健身示范苑工程。目前,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实施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老年健身示范苑工程全覆盖的省辖市。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了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健身提供了便利。

  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场地3000余处,其中篮球场地最多。“我们将逐步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篮球城的室外体育设施已免费向公众提供,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也实现了定时开放。”

  品牌运营

  ■开展特色化、多样化的健身活动

  每年夏季,篮球盛会就成为球迷最为期待的活动。自1999年开始举办济源夏季球迷夜市篮球联赛以来,我市已经举办了近20年。“这已经成为夏季消暑的视觉盛宴,陪伴我走过青春时代,非常精彩。”作为篮球爱好者,市民张川每年都会关注这场历时近两个月的比赛。

  为了推动济源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市注重打造济源特色,举办了JBA业余篮球公开赛、河南省男子篮球联赛、王屋山国际旅游登山节、“万洋金银杯”羽毛球邀请赛、环南山自行车公开赛、小浪底休闲垂钓公开赛等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特色化、多样化、全覆盖,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近年,我市一方面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方便”的原则,在持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的同时,提高了活动普遍化、常态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另一方面依靠体育组织及镇(街道),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活动品牌,推动城乡公共体育协调均衡发展。

  注重多样化,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春节、元旦、“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等,我市每年均组织开展项目展示和比赛交流等群体活动,涉及跆拳道、轮滑、少林武术、拉丁舞、健美操、街舞、瑜伽、锣鼓、空竹、健身球、太极扇、太极拳、柔力球等项目。全市各镇(街道)、产业集聚(开发)区积极响应,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拔河、登山、象棋、羽毛球、广播操等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为全市群众就近参与健身活动提供便利。

  注重覆盖面,着力扩大服务人群。我市以青少年、农民、职工、老年人、妇女“五个群体”为主体,积极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引导和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引导老年人、残疾人等进行健身。元旦长跑活动、春节群众系列体育活动、“三八”节妇女运动会、重阳节老年人健步走活动、职工运动会、全民登山比赛等在我市有序进行,很受群众欢迎。据统计,每年我市“全民健身月”参与人员均超过10万人次,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体育改革不断创新,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民健身,在济源这座宜居城市中,已成为百姓的生活常态。在玉川大地上,一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正以她的健康之美展示出独特的魅力。(王志远 宋朝臣)

  (本版图片由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