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奋进的济源:从四个地标看城市变化

2018-10-10 16:25:34文章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何岛

沁园路与济水大街交叉口的变化

1989年沁园路与济水大街交叉口西北角

1990年沁园路与济水大街交叉口西北角夜景

2015年沁园路与济水大街交叉口夜景

2018年沁园路与济水大街交叉口风景

城市住宅的变化

1999年湨河原貌

2018年湨河沿岸新姿

2010年建设中的湨河泉水湾豫港花园

宣化街与文昌路交叉口附近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宣化街与文昌路交叉口路东

2008年源园广场

2018年源园广场鸟瞰图

城市地标附近的变化

此图摄于1988年,当时还没有愚公雕像

1992年愚公雕像落成

2018年愚公雕像附近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迎来了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时代。从即日起,乐活版策划推出“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变迁和温暖故事,触摸改革开放40年强劲脉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建国前,济源城内大小街巷有13条,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 “一条街,俩岗楼,一个警察看两头”是早年济源老城的写照。如今, 济源始终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将中心城区由50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坚持“人本、生态、绿色、低碳”的建设理念,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复合型组团、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级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016年城镇化率达59.6%,城市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形成了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特色,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首批成为“河南省宜居城市”。

近年,我市以行政一区、世纪广场、文化城、篮球城为轴线和中心,以组团式开发模式向四面辐射,先后建成了行政二区、文化城、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新济源一中、沁园中学、黄河路小学、中医院、济水苑小区、世纪花园、长基国际花园、水岸名家等一批行政、文化、教育、住宅标志性建筑,新建改造了湨河景观带、沁园路、黄河大道、济源大道等一大批城市景观,积极推进中心旧城改造提升、新区配套开发、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产业发展支撑、低碳节能环保和保障性安居等六大工程建设,打破地域界限,实施集中成片开发,迅速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构筑了济源发展的新空间。 (陈秋芬)

(原标题:从四个地标看城市变化 让我们一起“打卡”济源奋进的昨天、美丽的今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