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团圆,中秋节的永恒主题

2018-09-21 18:58:57文章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这40年来的“中秋”,人们过节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人们表达节日祝福的方式也愈加多样,但其中的“团圆”之意却亘古不变。

家住邵原镇双房村的翟立国今年66岁,他对中秋节的记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物资整体仍然十分匮乏。翟立国家的日子虽然不宽裕,但每年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当时最好的是五仁月饼,一块多钱两斤。”翟立国笑着告诉记者,月饼买回来后,一个月饼要被切成七八小块,全家人分着吃。

“我们小的时候都渴望过中秋节,不仅有月饼吃,生产队里还会杀一只羊,全队人在一起吃羊肉、吃饺子,可热闹了。”翟立国回忆。除了买现成的月饼,他们还会用白面粉做一种大月饼。“大月饼里边有馅,中间是面团做的莲花一样的图案,四周插着酸枣和花生,跟过年做的枣花馍很像。大月饼能顶上四个现在的月饼,一般都是全家人一起吃。有些家里条件不好白面少的就把大月饼做成‘弯月’的形状。”翟立国说。

在邵原镇,到了中秋节,父母要给出嫁的女儿送大月饼。“以前,父母给女儿送大月饼,女儿总会把月饼切成两半,自己留一半,剩下一半让父母再带回去。”几十年过去了,父母给女儿送月饼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未间断过。“我前两天刚做好了大月饼,准备中秋节给我女儿送去。”翟立国高兴地说。

月饼对于翟钢炮来说,在中秋节记忆中占有最重要的席位。“小时候家里穷,月饼对我们来说就是奢侈品。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我到一个做月饼的叔叔家里玩,走的时候他给了我两个月饼,拿回家我舍不得吃,就把它们放在了供奉老灶爷的木板上,直到放干了放坏了然后依依不舍地扔掉。”今年73岁的翟钢炮想起童年时过中秋节的这件“傻事”,不禁笑出了声。

翟钢炮跟翟立国都是邵原镇人。翟钢炮家也有中秋节做大月饼的习俗,不过除送女儿外,翟钢炮家还会用大月饼做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那个年代的人会有一些信仰,到八月十五那天,村子里的老人们一定会等着月亮出来,把做好的大月饼放在院子中间‘供月神’,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月亮上。我们小孩也不懂,就跟着老人们出来磕个头什么的,后来慢慢地,这种仪式就没有了。”翟钢炮说。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社会物资供应日益充裕,月饼也不再是稀罕物。市民王战虎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他儿时的中秋记忆中,他对中秋节一家团圆吃月饼印象深刻。“那时候我最喜欢吃五仁月饼了,咬一口下去,有花生、瓜子仁儿,最幸福的是咬到冰糖,不舍得嚼碎,含在嘴里等它慢慢融化掉。父母怕我吃多了胃不舒服,总是把月饼藏起来,我就趁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偷着吃。”王战虎说。除了吃月饼,王战虎一家到中秋节还会吃团圆饭,“没有大鱼大肉,只是家常便饭就觉得很开心很满足了。”王战虎说。

时过境迁。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轻一代过中秋节的方式已日趋多元,吃月饼依旧必不可少,但已不再是月圆之夜的唯一印记。“现在中秋节,除了吃五仁月饼,我还会自己做一些蛋黄酥和时下流行的流心月饼给家人吃。”家住沁园街道西留村居委会的李改艳是一名“90后”,爱好烘焙的她喜欢做新式月饼给家人品尝。此外,中秋对于她来说,除了月饼,还有假期。“平时工作繁忙,没时间出去玩,近两年我会趁着中秋假期带上父母出去转转,既团圆了又玩得开心了。”李改艳说。

经济的发展,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丰富,月饼的魅力日渐“褪色”,但亲情与团圆,一直是中秋节不变的主题。(记者 李珊珊/文 王鸿斐 赵新迪/图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