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 体育之花分外香 愚公故里 篮球之魂续华章
关注济源手机网
中原大地 体育之花分外香
愚公故里 篮球之魂续华章
济源市球迷协会——引领济源篮球走向辉煌
北方地区入了伏的夏夜,闷热难耐,空气里仿佛夹杂着火焰,总是让人心情压抑,焦躁不安。而在这座年轻却又有着厚重历史的豫西北小城里,每一个夏天的夜晚都因篮球变得朝气蓬勃而激情澎湃。2018年8月1日,济源第18届夏季篮球夜市球迷联赛正式打响,球场上的运动健儿并不是职业队员,他们出身“草根”,脱下运动服走出赛场也只是一个个普通的球迷,但是篮球城训练馆室外篮球场内灯光璀璨、人头攒动,上千球迷用热情融化了闷热,加油声、欢呼声、唏嘘声响彻夜空,这是济源这座“篮球之乡”的球迷们看球本应有的模样。
济源是久负盛名的篮球之乡,2000年成为国家体育总局首批命名的全国“八大篮球城市“之一;济源曾经拥有着一支代表河南的CBA球队,征战过全国顶级职业联赛,赢得过万千球迷的支持和宠爱;济源篮球的群众基础不必多言,从球迷夜市火爆的场面便可见一斑。
关于篮球,有太多的光环笼罩在济源这座小城上空,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好像从记事开始我们的家乡就被深深地打上了篮球的烙印,仿佛理所当然。
但篮球之乡的名号绝不是空穴来风。不可否认,济源篮球强大群众基础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人默默的付出——这是一支市民们耳熟能详却不慎了解的团队,它成立20余载,见证济源篮球的风雨历程,它矢志不渝,决心引领济源篮球走向辉煌,它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却已经发展为济源篮球群众根基的中流砥柱,它就是济源市球迷协会。
我们在揭幕战的现场,见到了济源市球迷协会的会长邱战国,他皮肤黝黑,身材高大壮硕,虽然年近50岁,但身体状况完全不输20多岁的小伙儿,他陪着济源篮球一路走来,他的人生经历便是球迷协会甚至济源篮球发展最真实的写照。
青年有志 热爱始成
邱战国来自焦作武陟县,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济源人,但他的名字在济源篮球圈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走在大街小巷,不管是遇见60多岁的老大爷,还是10来岁的小孩子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邱哥”,这无疑是对邱战国工作亦或者为人最大的褒奖。
上世纪80年代,济源从乡镇到县城掀起了一阵篮球热潮,村镇之间组织球队互相切磋球技,沟通邻村之间的感情;县城机关单位和企业之间也经常以球会友,增强彼此的沟通联系。时年不到20岁的邱战国就因个人身体素质优越,篮球技术扎实被抽调到了济源某机关单位球队效力,从此在济源这一方篮球热土上,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之路。
热爱篮球而又球技出色的邱战国,在济源很快结实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平常工作打球两不误,单位之间举行的比赛他们“各为其主”,渐渐熟识;私底下,他们也“拉帮结派”活跃在大大小小的野球场上。“无兄弟不篮球”,友情与热爱交织在一起,演奏出的是青春的激情和更炽热的篮球梦想。济源球迷协会也在济源篮球群众基础日益强大的1997年悄然成立,渐渐地生根发芽,期待着某一刻破土而出的盛放。
1998年的夏天,邱战国与热爱篮球的一帮兄弟自费租大巴车去外地打友谊赛。他们发现当地机关单位组织的比赛持续时间很长,每个周末的夜晚都有比赛,前来观赛的民众也不在少数。“回来之后,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咱们是不是能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搞一个在晚上的比赛。”邱战国说。几个老球迷一拍即合,抱着玩的心态,凭着一腔篮球热血,在1999年以邀请赛的形式在源园老灯光球场组织了沁阳、武陟、洛阳、济源四强争霸赛。
这一场“四强争霸赛”让篮球夜市小有名气,但是群众参与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自此第二年,邱战国和球迷们就开始自发组织本地球队进行比赛,没有拨款,没有政策支持。“当时比赛也不正规,裁判员都是球迷里选的,大家掏钱来打球就是为了乐呵。每支球队收40来块钱作为比赛经费,保证工作人员和球场的场地费用,电费一晚上就要50块。”回忆起当年场景,邱会长仿佛历历在目。虽然这一年的球赛很普通,比赛不规范,甚至鲜有人捧场,但球迷夜市的轮廓已经被勾勒的十分清晰。
排除万难 力求转变
世上所有甘之如饴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有些坚持,是因为你期待回报,计算过最终会得到。而有些坚持,是你从找到那个方向开始,就非做不可,甚至奋不顾身。邱战国和他的球迷协会便是后者。
2004年济源篮球城正式落成,成为了国字号的训练基地,获得了全国的关注。而早在2002年济源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篮球事业发展的意见》,旨在打响“全国篮球城市”的品牌。济源篮球事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不成熟的球迷协会转型发展也势在必行,这使得已经成为球迷协会会长的邱战国压力倍增。
“球迷协会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民间篮球组织者,各地方村镇都会把我们组织的比赛当做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比赛,但是我们的协会各项制度不是很健全,发展中遇到很多问题,甚至一度想要放弃。”邱战国说道。
球赛的组织纪律永远是邱战国最头疼的问题,各村各镇打起球来更是谁都不服谁,较强的身体对抗、直接的身体接触使得冲突摩擦在篮球运动中在所难免,打架事件在赛场上频发。济源市梨林镇水运庄是篮球文化十分浓厚的篮球村,也是全市第二大的回民村,回民和汉民因为民族风俗、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略有差异,所以一小点冲突都容易上升到“民族矛盾”。“我们村的篮球文化就是争强好胜、敢拼敢打,曾经跟克井镇大社村打球的时候发生过冲突,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水运庄村支书丁三宝回忆说。两村村民在球场大打出手,当年这起冲突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公安和政府。“但是球迷协会对我们不离不弃,邱会长经常跟我们村队员们谈心,赞扬队员们拼搏精神的同时,对赛场上的肢体冲突等不文明现象严厉批评,对事不对人。”经过耐心的调解,两村化干戈为玉帛,甚至结为了“社亲”,经常以篮球为纽带沟通感情,结下了深厚友谊。同时,市内的“回汉”矛盾也得到了化解,因为彼此之间共同的挚爱。“以球技赢得比赛,以球德赢得尊重”是邱会长针对治理赛场冲突提出的口号。“有本事凭篮球技术战胜对手,有本事赢他20分。”这也是邱战国开会时经常说的一句话。通过完善参赛球队管理制度,制定奖惩办法,还有邱会长本身具有的强大亲和力,球迷夜市的比赛杜绝了冲突和打架事件的发生,济源篮球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当时的球迷夜市远远没有如今的火爆程度,因为对于赛事的认可度较低,赞助冠名少得可怜,资金问题是球赛能否正常举办的根本问题。“赞助经费有限,赛事开销很难维持,联赛参赛队伍越来越多,需要做的工作也多起来,拉赞助、联系球队、报名等所有工作都要搞。”由于联赛知名度低,场地设置和广告位满足不了商家的广告需求,这些问题只能靠邱战国一人苦苦支撑。他说:“举办一届球赛大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根本没有时间忙自己的生意。”因为邱战国经营了一家广告公司,收入的来源基本上都在这里,没有了邱战国这个“主心骨”,公司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往协会贴钱不说,自己的公司还面临倒闭。在协会发展的困难时期,整天忙于协会工作的邱会长也常被妻子数落“你跟篮球过去吧”,说到这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咱喜欢这运动没办法,但是凡事都得坚持并且咱这不坚持过来了。”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邱战国坚信,从联赛内部入手,增强比赛的精彩程度,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和规范性以博取更多球迷的关注,赞助、冠名资金自然而然就会找上门来。事实也正是如此。
不断的自我更新,是球迷协会蒸蒸日上的关键。邱战国是一个乐观并且喜欢探索的人,“每一年,我们都要搞一个新花样,要让球迷们看到我们赛事的进步,每年的东西都一样也没什么意思。”统一服装,规范纪律,赛事面貌焕然一新,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组织培训,培养专业裁判队伍,比赛变得公正有序;利用政府拨款,翻新硬件设施,赛场接近专业化;“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外地球队交流技艺,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
球队增多,赛事分组多样,赛事类型增加,济源市境内从春节到夏季,从村镇到市区都有比赛进行。到了2010年球迷夜市划分了青年组、中年组进行比赛。在2014年春节球迷协会举办了第一届春季球迷联赛,球赛在春节期间举行,繁忙了一年的人们因篮球而团聚,庆祝团圆的盛会从饭桌拉到了球场,春节的喜庆与篮球的激情融合在一起显得相得益彰,村民们在篮球中度过了难忘独特的春节,这一年的球迷夜市还细分出了青少年组的比赛。
第一届球迷篮球夜市争霸赛在2016年的夏天打响,本届比赛划分出了机关企业组和女子组的比赛,同时那一年的赛事给了济源球迷一个莫大的惊喜,一位来自非洲的黑人运动员以外援的身份参加到了球迷夜市的比赛中去,在全市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让那一届的球队赞助商一炮走红,赚了个盆满钵满。在2018年为响应总书记“中国体育要从娃娃抓起,实现体育强国梦”号召,真正做到“篮球从娃娃抓起,球迷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小学生小篮球联赛。
比赛种类多样化,参与度更广,赛事规模逐年扩大,球迷夜市的品牌在邱战国和他的球迷协会手中打的响当当,引得济源周边地市民间篮球组织争相模仿复制“济源篮球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助力篮球“豫军”崛起,洛阳、新乡、三门峡、信阳等地市在考察了济源的球迷夜市之后,纷纷举办了自己的球迷联赛。“篮球之花”已然播撒在中原大地,万里飘香。
经过邱战国和他的球迷协会绞尽脑汁的探索、坚持不懈的努力,商家们看到了球迷夜市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看到了球迷们对于篮球如火的热情,纷纷瞄准了这块朝气蓬勃的篮球市场。如今球迷夜市赛场上已经是“赞助商扎堆走,广告牌满天飞”的盛况了。据邱战国介绍,现在同一联赛同一类型的赞助商只允许一家入驻,商家削尖脑袋还不一定能拿到广告位。
扎根基层 影响深远
篮球夜市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与日俱增,肩上的责任也变得重大,协会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就在今年济源球迷协会正式成立了特别党支部。“我们不再是玩玩而已,球迷协会走出去也代表了政府形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为全市的体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邱战国是这么说的,在济源球迷协会的带领下,乡镇篮球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践行的。
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的河头村,拥有3000多人口,篮球运动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不论白天夜晚球场都有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打球锻炼。河头村早在1996年便组队在村内进行比赛,老村长李祥瑞回忆起来当年的盛况,本来平静的脸上挂着激动的神情。“每当有球赛,村民们便自发组织提供米面肉菜,供队员及周边赶来观看比赛的球迷免费吃饭,村里的几个积极村分子直接在篮球场边支起地锅,现场大锅炖菜。”村里人都围着篮球场吃饭,浓浓的情意都融化在香喷喷的大锅菜里,这种场景怎能不让人觉得温馨动人。为了营造良好的球场气氛,球迷们甚至自己付钱,买锣鼓及话筒设备,每当有精彩进球,便挥旗呐喊加油。
村民们对篮球情有独钟,原本的一个球架早已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村里便对部分村民进行搬迁,规划建设标准球场。“最开始的篮球场都是坑坑洼洼的土地,一个木桩上面定上木板,再加上一个铁圈就成了篮球架。后来是用两根木桩钉上板,再用水泥倒成篮球架,当时我们村是附近第一个有水泥球架的村子。”河头村老村长李祥瑞回忆到。球迷协会成立20余年来,风雨无阻下乡组织赛事,协调帮助改造球场设施。“钢管球架变成现在的有机玻璃框架,原来的工地场地改进成塑胶灯光球场。”设施逐渐健全了,人们对篮球的热情更加高涨。灯光球场建成后,球场旁边建起了鳞次栉比的商店,而这一排排商店所在的位置曾经却是村里最脏乱差的地方。
篮球带给河头村的不只是焕然一新的面貌,它对村民个人生活同样造成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村里的年轻人爱上了篮球,村中资深球迷李占平家中,兄弟亲戚均活跃在济源篮球的赛场上,新晋济源篮球队队长李连杰便是李占平的侄子。从李占平口中我们了解到,球迷协会的成立与发展,给济源村庄篮球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给村民们提供了极好的篮球氛围,普及了全民健身的理念。他说:“有不少村民在痴迷篮球后,缓解了多年的腰痛、由体弱导致的鼻炎等,许多健康问题得到改善,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疾病可能是拖垮一个家庭的罪魁祸首,高额的医疗费使众多家庭苦不堪言。篮球帮村民们解除了身体上的疾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医治了“贫穷的疾病”。
球迷协会举办的球迷夜市“送球下乡”活动,甚至对拉动乡镇周边经济、助力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济源市思礼镇在今年承办了第三届夏季球迷篮球夜市争霸赛,美丽的万阳湖灯光璀璨、人头涌动,掌声不绝于耳,响彻万阳湖体育公园夜空。球场上激战正酣,场边观众热情似火,勾勒出一幅青春活力的绝美画卷。而就在离篮球场不远的万阳湖畔有一家烩面馆,顾客络绎不绝,从屋里坐到了屋外,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王磊就是这家烩面馆的老板,无独有偶,他不仅是思礼镇的资深球迷也是球迷夜市的赞助商之一,他的球队曾拿到过2017年济源市球迷协会周末篮球联赛第二名。“我要好好感谢球迷夜市的举办,我们这没有球赛的时候烩面到凌晨2点都卖不完,一有比赛饭都做不过来。”生意好的一塌糊涂的王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因为自己本身喜欢篮球,就赞助了一支球队,没想到这次宣传对自己家烩面馆的生意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当年赞助球迷夜市的时候,中场休息时间王磊举办了三分大赛的活动,球迷们投进一个三分就免费奖励一碗烩面,现场球迷的参与热情瞬间被点燃了。活动效果很出色,王磊饭店的知名度立刻就被打出来了,思礼镇的村民一提吃烩面,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王磊的这家店。
王磊的这一家烩面馆只是篮球带动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各赞助商通过球迷夜市的平台打响自己企业名号的不在少数,济源本土企业也在篮球文化的带动下,焕发着充满济源特色的别样光彩。
心存遗憾 未来可期
济源是‘篮球之乡’,提起90年代的济源篮球队,老一辈的球迷们个个精神振奋,翘首称赞,邱战国激动的心情更是写在脸上,无以言表。就好像洛杉矶球迷时常吹捧自己的“紫金王朝”,济源球迷对当时这支篮球队也爱到了疯狂,因为这支球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他们曾经让济源篮球光芒万丈,足以让每个济源球迷引以为豪。
“大娃”“二娃”“老瞌睡”“小胖”是当时这支济源篮球队队员们的绰号,虽然现在可能听起来有点土,但是曾经他们的名号可是火遍了整个新乡地区。他们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农运会,并且获得了全国第四的好成绩,这是济源篮球历史上的最高荣誉,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特别嘉奖。当时每逢有济源篮球队比赛,球迷必定慕名而来、蜂拥而至,现场人山人海、一票难求,赛场上对手们大多闻风丧胆、溃不成军,这便是那个时代济源篮球队的辉煌。
济源市球迷协会自成立以来帮助济源篮球取得的荣誉灿若繁星、不胜枚举——济源篮球获得过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冠军,是CBO贺龙杯业余篮球公开赛优秀赛区,取得了2017年河南男子篮球联赛冠军;济源篮球普及千家万户,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能拍一拍篮球;济源篮球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使篮球产业蓬勃发展。所有济源篮球取得的荣誉,球迷协会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但一直以来总有一个遗憾留在邱战国的心中,无法释怀。
“曾经的济源篮球队名扬四海,但是如今的济源篮球队在全国甚至在河南其实并不出名,并没有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可以代表如今的济源篮球,这是很让人遗憾的一件事。”标志是汗水和努力打造的一座丰碑,标志是球迷们的认可和崇拜的眼神,它是个性的彰显也是精神的凝结,就好像提起上海大鲨鱼就想起了姚明,提起易建联就想起了广东东莞,他们是当地球迷心中的英雄,也是这个城市的移动代言,有了他们城市仿佛就有了“脊梁”。“我们缺少的正是一支提起就可以让人想起济源这所城市的强队和人物。”
虽说在去年,济源男子篮球队夺得了2017河南省男子篮球联赛冠军,但是这支济源男子篮球队并不是全本土球员作战,“济源球队存在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每一次重大比赛都去外面临时借调球员,这并不代表真正的济源篮球的实力。”邱战国提到这里一脸愁容。但这是一支年轻球队建立、磨合、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需要强势的外援,填补球队的空缺,从而提高本地球员的竞技水平和球队的整体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取得好的名次,让外界知道济源篮球队,了解这所篮球城市。”在济源篮球队参与的全国性比赛中,不乏外地裁判、官员和球迷把“济源”当成“济南”的尴尬情况,只有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比赛拿到漂亮的成绩才能让济源这所城市慢慢为人所知,绽放异彩。
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让济源篮球走进全国民众的视野,走向更高的舞台是邱战国的篮球理想,也是每个济源球迷的殷切期盼。为了实现自己的篮球理想,彻底解开隐藏内心深处多年的心结,邱战国提出了自己的篮球发展构想。“举办济源市第一届全国城市篮球交流赛,邀请全国城市中的优秀球队来济源本地参加比赛。依托球迷夜市的平台选拔济源篮球的中间力量和后起之秀,组建一支本土球队,参与到比赛中去,磨练出一支真真正正代表济源篮球最高水准的篮球队。”
诚然,构想的实现并不是凭借一个人亦或者一个组织的力量就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人身先士卒,更需要我们每一个球迷们去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纯粹地爱上篮球这项运动,需要我们政府、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和悉心培育。邱战国和他的球迷协会二十载呕心沥血,艰苦创业,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篮球赞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铸造起一座屹立不倒的篮球丰碑。让体育之花香飘中原大地,让愚公故里续写篮球华章,我们相信济源篮球人的一腔热血和不懈的坚持必定会让济源篮球走向更加灿烂的辉煌,数代济源人的篮球梦想终有一天会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