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全域旅游 > 正文

发展“林业+旅游” 打造“绿富美”城市——访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中

2018-06-04 00:00:00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

  一直以来,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中对林业和旅游的看法就是:守好绿水青山,助推全域旅游,打造“绿富美”城市。

  打造森林旅游精品,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高标准建设南山森林公园。市林业局完成南山森林公园主题标志工程;硬化休闲道路20公里;建成滑雪场、自行车赛道、CS基地等娱乐设施;建成森林人家、农家乐30户;建成以梅花鹿为主的野生动物野化驯养基地,目前已引进梅花鹿28头。二是大力实施黄河湿地生态恢复项目。2017年以来,市林业局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通过对该区域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观鸟台已完成基础浇筑,巡护砂石路已完成路基平整,木栈道已完成部分混凝土浇筑,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正在进行栽植,4月底总投资600余万元的黄河湿地生态恢复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完成。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森林生态景区和单位发挥各自生态资源优势,积极争创荣誉名片。承留花石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王屋山景区和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愚公森林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以全省第一通过省林业厅评审,已上报国家林业局。二是2017年8月,市林业局在玉阳山核桃公园举办了以“生态核桃,绿色产业”为主题的济源市首届核桃节,进一步擦亮乡村旅游名片、打造全域旅游亮点、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发展以冬凌草、丹参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以养羊、养猪等为主的林下养殖业,以小沟背、蟒河等生态旅游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39.14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6.2亿元。

  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维护生态安全,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体系。市林业局成功争取省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驻勤我市,为我市森林生态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二是采取飞机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完成防治面积7.15万亩次。三是今年河南省第36届“爱鸟周”活动在我市启动;同时,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功在南山森林公园放生各类救助野生动物16只(头)。四是争取中央专项资金600余万元,实施太行山猕猴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黄河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区“绿剑2017”专项行动,对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进行认真整改。五是投资1400万元,对95.88万亩天保管护区和59.07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区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六是组织开展“非法占用林地集中排查行动”“2017利剑行动”“黄河滩区湿地保护专项行动”等,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行为,稳定了林区治安秩序。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利用报纸、市林业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做好济源生态文明建设宣传,2017年共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绿色时报、河南日报、搜狐网、河南政府网等新闻媒体上播出(发表)济源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报道90余条(篇)。特别是我市林区利用红外相机抓拍的“金钱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

  2018年,市林业局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立足全市生态资源,打造更多生态旅游亮点。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加强愚公林场“愚公森林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太行山林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林农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二是加快我市苗木花卉产业技术更新和产品提档升级,在花卉多样性与产品多元化方面进行调整,加强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三是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结合“济洛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立足我市山水美景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

  王天中告诉记者,2018年,市林业局将以国家森林城市复检为抓手,积极争创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