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第一发布 > 正文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18-03-20 00:00:00文章来源:中共济源市委 济源市人民政府责任编辑:

  中共济源市委 济源市人民政府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18年3月1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济源的发展也踏上了新征程。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关口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攻坚突破期,社会全面进步、迈向美好生活的加速提升期。扩大有效投资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举措,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调结构、转动能、促转型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对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实现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确定的宏伟发展目标意义重大。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发挥有效投资关键性作用,把有效投资转变为有效供给特别是中高端供给,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济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三)基本原则

  ——突出企业主体。科学界定并严格控制政府投资范围,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突出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审批制度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法治水平,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突出前期谋划。更加注重项目前期谋划工作,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划一批带动性强、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避免“假大空”项目和无效低效项目。

  ——突出项目化管理。把扩大有效投资各项工作当作项目对待,进而对其实行项目管理,建立台账,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集中精力、集中攻坚。

  二、重点领域

  (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工业强市”,聚焦有色金属循环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加快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发展壮大。突出“旅游富民”,聚焦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一山一水一精神”品牌打造,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住宿餐饮等现代服务业。

  (二)聚焦城乡建设提质

  紧紧围绕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统筹推动核心功能区、产业发展带、重点镇和特色镇、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开展城市双修,建设海绵城市,加快供水管网、供热管网、公共停车场、污水处理、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三)聚焦基础设施投入

  重点实施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济阳高速公路、济洛西高速公路、沿太行高速公路一期、黄河大道东延西延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分布式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输变电设施等能源项目。加快河流改造,建设湿地公园,完善供排水体系,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四)聚焦生态环境治理

  突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保障生态修复与再生为重点,加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领域项目储备,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推进生产生活领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以国家储备林项目为重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和沿路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五)聚焦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障脱贫攻坚投入,以特色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为重点,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重大项目推进

  1.加强项目谋划。全面实施“扩大有效投资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三年滚动投资项目库,科学布局一批标杆性重大建设项目,提高项目质量,增强项目吸引力。

  2.滚动推进“四个一批”重大项目。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分年度制订全市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对重大项目实行清单式台账管理,明确形象进度、主要节点、责任单位,推动各方面合力破解项目实施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谋划盯引一批、前期攻坚一批、建设实施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3.持续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点评活动。建立省市重点项目台账,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项目集中观摩点评活动,从投资完成情况、形象进度、产出效益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4.健全项目协调机制。改进完善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方式,每周召开项目联席会,定期召开项目建设问题集中交办会。市政府大项目办统筹协调,会同市督查局跟踪督办,限期办结,逾期事项进行效能问责。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重点项目情况汇报,解决项目建设难题。

  (二)加强有效投资要素保障

  1.强化有效投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已设立的各类基金引导作用,深化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壮大市投资集团、文旅集团、交投集团等市场化主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交易所上市及新三板挂牌融资,推动中小微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等股(产)权交易机构挂牌融资;积极推动已上市公司再融资。围绕重点领域,大力招商引资,开展“精准招商服务年”活动,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服务,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

  2.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合理回报机制,推动PPP模式运作成为常态,PPP项目中民间资本参与或控股成为常态。鼓励专业化运营,发挥社会资本投融资和运营的综合优势。加强全过程监管,公平择优选择社会资本。拓宽退出渠道,建立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社会资本退出机制。

  3.加大有效投资用地保障。加大土地供给力度,加快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腾出用地优先保障投资效益高的项目。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供地方式,建立低效企业土地退出机制,保障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优化和改进用地报批工作,对省市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接入省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系统。

  4.优化有效投资用能、碳排放、环境容量等配置。在符合全市能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的条件下,依法依规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指标需求,探索市场化交易等调节手段,提高配置效率。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积极支持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建设。同时,加强污染防治,降低污染负荷,腾出环境容量,对重大项目采用调剂、组织交易等方式统筹解决环境容量指标。

  (三)持续优化投资环境

  1.创新投资制度供给。加快推进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持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一次办妥”改革,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监管水平,创新审批管理模式,建立区域评价、容缺办理机制,试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探索政府投资项目联审制试点,严格落实好《中共济源市委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事项清单》(济文〔2017〕71号)及《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7〕75号)各项工作要求。

  2.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各部门要逐项梳理核查已报审的民间投资项目,限时办结,对长期没有办理的要逐一说明情况。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严惩强行阻工、封门堵路等违法犯罪行为,化解影响项目建设环境的矛盾纠纷。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明确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破解“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等问题。

  3.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改善企业投资管理,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健全政府投资体制,明确政府投资资金方向,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发挥民间投资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的主力军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扩大有效投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政府大项目办要充分发挥综合统筹作用,各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和沟通配合。

  (二)完善配套政策。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按照本意见明确的重点任务,尽快配套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探索,主动开展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和创新,力争为全省扩大有效投资积累经验,做好示范。

  (三)强化督导考核。科学制定全市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办法,加强扩大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检查、督查、通报,对工作成效好的要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督促整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