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轵城 > 正文

轵城镇:实施多元教育 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2017-09-22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

  “一切课程建设都要以教师成长、学生进步、学校发展、质量提升为目的。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近日,轵城中心校校长冯立武在全镇校长论坛上这样说。这是该镇实施多元化教育的一个缩影。

  所谓多元化教育,是指采用多元化课程,运用多种途径,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其核心是提升学生素养,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中实现自主发展。

  近年,轵城中心校坚持“服务至上、强化落实,学在轵城、学在未来,一校一品、彰显个性”的管理理念,以深入学校、深入教师、深入学生、深入家庭“四深入”为抓手,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坚持课程为本,提高质量;坚持特色为重,提升内涵,坚持以多元化的课程建设、多元化的德育载体、多元化的办学特色来教书育人,中招成绩始终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各级体艺比赛中屡获佳绩,考入清华、北大的轵城学子达8人,为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育课程:培养道德品质 促进健康成长

  “我的转变,离不开学校坚持开展的“希望之星”活动。它使我从同学们眼中的坏孩子,逐步变成一个能够融入集体、对生活充满希望、大家能够接受的合格学生,给我的成长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轵城二中毕业生宋宝(化名)在回到母校时深有感触地说。

  班主任马新见介绍,宋宝刚升初一,就表现出种种不良习惯——抽烟、逃学、打架,老师们看着头疼,同学们不愿与他交往,连家长都说:“这孩子我们管不了,学啥样是啥样吧。”但在“希望之星”活动中,在帮扶组长的耐心帮助下,在帮教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宋宝开始有了转变。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月讲评中,他还受到了表扬。一次次的肯定和鼓励,让宋宝产生了强烈的进步欲望。此后,宋宝逐步转变成为“热爱劳动之星”“遵规守纪之星”。

  轵城二中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颗闪亮的星”为办学目标,以希望教育为主线,大力开展以希望团队、希望班级、希望学生为主题的培养和评选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五星少年”评选活动,对后进学生通过规范的帮扶管理模式,让他们重拾信心,纠正不良习惯,改善学习方法,从而追逐梦想,成就希望。

  据该校校长薛景社介绍,“希望之星”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引领着不同程度的学生树立希望、追逐希望,成为“闪亮的星”,营造了“勤学、乐学、善学”的良好氛围。学校每年都要邀请一些毕业生回校座谈。这些毕业生一致认为,给他们动力最大的就是学校的“希望之星”活动,让他们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苦口婆心的帮教人。

  轵城二中历来重视德育教育,坚持开展七大系列德育活动,即主题教育系列(包括主题教育课、主题团队活动等)、重大社会实践系列、班级社会实践系列、志愿者服务系列、重大节庆纪念日系列、常规教育系列、班会系列等活动,引领学生在系统的德育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轵城中心校副校长常志强介绍,轵城中心校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素养提升“十、百、千”工程(每年开展10名镇“明星少年”、100名片区“美德少年”和1000名学校“五好少年”评选活动)为抓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德育课程、活动课程和拓展课程,德育工作成效明显。其中,轵城实验中学的毕业课程、轵城三中的五好习惯养成教育、轵城实验小学的“百家讲坛进班级”等效果尤为显著。近年,许佳文等多名学生荣获“愚公家乡好少年”称号,赵若男等多名学生荣获“美德少年”称号。

  多元课程:积淀人文底蕴 滋养精彩人生

  “思考是阅读的灵魂所在。我在阅读《水浒传》时,做了近100页的笔记,包括内容概要、人物评述和研讨笔记。现在回头看这些笔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乐,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收获感。”说起阅读银行,轵城实验中学九七班郑浩天深有感触。

  阅读银行是轵城实验中学2011年以来创新开展的一个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银行”里存下知识和体验,等到长大后变成精神上最“富有”的人。

  “学校为孩子们制定了‘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阅读目标,实行‘五有制度’,即有时间保证、有推荐书目、有系列活动、有评价激励、有课程实施,活动开展得非常扎实。”该校老师史佩霞介绍说。

  阅读银行储蓄活动课程实施至今已有6年时间,共进行了12次评选,受奖励学生近3000人次。目前,学校开发的学科课程达12种。

  “实践活动中,我们走进了城展馆、走进了王屋山,了解了济源人发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战天斗地建设新济源的光荣历史,体会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特别自豪。”该校学生赵雨凡说。

  据了解,“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是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指定的主题,由轵城实验小学的赵立宽等课题组成员指导、实施,从交通变化、建筑成就、文化成果、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由该校六年级学生参与的为期6个月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探索、实践、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去年6月,轵城镇有关人员代表济源市参加河南省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展示,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去年年底,轵城实验中学、轵城实验小学、东添浆小学同时荣获“河南省第四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样本校。今年年初,轵城实验小学又承担了教育部课题“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活动。目前,6所镇级课程建设试点校已经形成本校的课程建设框架和体系。5月份,在济源市首届中小学学校学科课程规划方案和学科课程纲要评选中,轵城中心校共荣获9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成绩喜人。一步一个台阶,轵城中心校在多彩课程建设方面脚步走得越来越扎实。该中心校通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打造高效课堂,开发校本课程,召开推进会、成果展示会,举办校长论坛等途径不断提高认识,有序推进课程建设。

  目前,全镇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以轵城实验中学的阅读银行课程、轵城实验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东添浆小学的科普教育课程、东留养小学的“养文化”课程等为主的全镇联动、百花齐放的局面。“实施多彩课程,奠基学生幸福人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该中心校负责人侯善玉说。

  特色品牌:涵养品行人格,奠基幸福人生

  “感谢队友贴心陪伴,让我倍感温暖;感谢老师精心指导,让我找回自信;感谢父母坚定支持,让我经受住考验。”近日,东添浆小学六(2)班学生梁洁说。她的作品《翠鸟》近日在河南省航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学校辅导员靳建明介绍说,从4月3日接到省航模比赛的消息到5月19日参加比赛,他们筹备了一个半月,及时组建辅导员队伍,确定参赛学生,购买比赛器材,分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辅导老师利用中午饭后时间,组织航模队全体学生了解航空发展史、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等知识,并分组带领学生逐条研究图纸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学生们总是按时参加活动,从来没有一个人迟到。有时为了打磨机翼,风扇不能开,学生们还得屏住呼吸,累得汗流满面。刀子划破过手指,胶水粘掉过肉皮,但孩子们没有退缩。

  “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里,孩子们经受住了考验:从笨手笨脚到轻松自如;从一无所知到信手拈来;从开始试飞的笨拙到后来的自由滑翔。孩子们经历了一个从恐惧担忧到爱不释手的成长过程。就这样,孩子们勇敢地面对所有困难,不埋怨、不退缩,失败后重新再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敢于动手、大胆创新、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该校校长赵军旗说。

  据赵军旗介绍,东添浆小学从2008年开始持续实施科普教育,着力让科技浸润校园,让科技滋润童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2009年至今,该校在历届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2011年,该校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今年5月,该校航模队代表济源市参加第三届河南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大赛,获得了4个团体第一名、3个团体第二名、3个团体第三名、62个单项奖,在全省100余支代表队中成绩骄人,充分展示出该校持续实施科普教育的丰厚底蕴和竞争力。

  近年,轵城中心校不断深化特色学校建设,引导各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内容,并将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之中,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学校的发展品牌。轵城二中积极培养“希望之星”,构建“希望课堂”,打造“希望学校”。中王小学围绕“书香益智,润泽童心”办学理念,营造书香文化,成就书香学生,打造书香校园。柏林小学坚持“博学快乐,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博士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东留养小学遵循“留德尚雅、养石成玉”的办学理念,逐步构建起“养习、养学、养体、养德、养性、养礼”的“养文化”课程体系。轵城镇的特色学校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轵城中心校将推动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发展品牌更加响亮,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贺欣欣 张天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