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轵城 > 正文

德孝文化成就轵城镇新峡村美丽蝶变

2017-09-06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晨报责任编辑:


  今年96岁的陶德兰老人(前排右)和她的儿子和儿媳(后排左)

  轵城镇新峡村,这个18年前从山区移民过来的小村,建在获轵路上,有700多口人,190多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新峡村已经成为有名的市级文明村和“和睦家庭”创建示范村。

  道德讲堂

  推动村里精神文明建设

  走进新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木框镶嵌的玻璃宣传栏,上面有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沿着村南北大街峡中大道往里走,济源晨报记者看到,两侧居民房涂着乳黄色的墙漆,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栽种着绿化树木。

  “村里的每条街都有名字。村委会大院前的这条街叫中兴街,还有向前街、长安街等。这些街的名字是村民商讨后定下来的。”新峡村村委会主任武战夫说。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都有门牌号,许多村民家门口还挂着“十星户”“和睦家庭”等荣誉牌。老人们悠闲地在村委会大院前下棋,村民见了面会热情地打招呼。村里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2016年7月27日,村里举办了第一届孝老爱亲道德讲堂,邀请市妇联、市文明办、轵城镇政府和该镇其他行政村相关人员来观摩。当天,7个“好媳妇”、9个“好婆婆”和2个“最美家庭”代表上台接受表彰。这些“好媳妇”“好婆婆”在台上热情洋溢的发言,无不让新峡村的男女老少动容。村民也受到了一次真正的孝老爱亲道德教育。

  如今,新峡村的“和睦家庭”创建活动又开始了。“去年以来,村里评选出来10多户‘和睦家庭’。村民争创‘和睦家庭’的积极性很高。村委会还打算以‘和睦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举办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讲堂,真正推动俺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武战夫说。

  “和睦家庭”创建活动,是全村凝神聚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石,家庭和睦、村民团结,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新峡村村委会这样诠释“和睦家庭”创建与发展的关系。

  村干部还带济源晨报记者看望了今年95岁的武清安老人。3年前,由于遭遇家庭变故,老人的大孙媳妇成了植物人,老人就主动照顾孙子一家,还能做一日三餐。村干部经常到老人家看望老人,每到老人生日,还会给他送去慰问金。

  孝老成新峡村发展的推动剂

  采访当天,新峡村妇联主席王春闲正在村委会大院值班。“现在新峡村没有闲人。”王春闲说,“走在村里,你会看到,妇女们要么忙着在菜园里种菜,要么在做加工活。”

  轵城镇政府有关人员介绍,如今,在新峡村新的村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发展势头良好。济源晨报记者走访了该村首届“最美家庭”以及“好婆婆”“好媳妇”。

  今年96岁的陶德兰老人,听力有点儿问题,经常坐在轮椅上。但她精神焕发,见人就喜欢聊上几句。老人的儿媳妇王凤英今年61岁,平时悉心照顾婆婆,啥事都先为婆婆着想。连家里装空调,她也是把墙壁打通,将空调装在了自己与婆婆的屋子中间。王凤英的丈夫身体不好,大儿子、大儿媳还是聋哑人。虽然家庭负担较重,但王凤英说:“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就没什么过不去的难关。”

  今年70岁的王本荣是村里评出来的“好婆婆”。“俺们都可珍惜这个荣誉了,我要做得更好,才能给村民当好表率。”在她看来,家庭和睦的秘诀就是互相理解、互相照顾。说起自己的几个儿媳妇,王本荣感到很骄傲,“她们赛过亲闺女”。

  新峡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平说,村里通过各种形式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村民告别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促进会,积极开展尊老爱亲道德讲堂、系列模范人物评选、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村民素质明显提升。

  王小平介绍,现在村里村容村貌彻底改善,建起了文化墙、景观墙。村干部非常重视经济建设,在600余亩耕地上发展了300多亩核桃产业、100多亩烟叶产业,还建了葡萄园、两个养殖场,解决了30户村民的经济来源问题。今年,他们还争取到了省财政厅的160万元资金,打算依托济源市瑞兴牧业有限公司,在村里建养猪场,帮助村民致富。新峡村现在是市级文明村,正在申报省级卫生村。

  村民用诗歌歌颂新村变化

  村里的武建安老人今年88岁。他家是“和睦家庭”户。老人年轻时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有4个儿子4个女儿。平时,孩子们轮着让老人去家里吃饭。由于小儿子媳妇已去世,老人顾念小儿子,便一直住在小儿子家。

  “您老身体好吧?再过几天,政府要给你家装空调,冬天冷了可以吹暖风,睡觉的时候暖和。”一到老人家,武战夫就急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武建安老人。

  老人年轻时参加革命,在战场上被埋在了土里,导致大脑缺氧神经受损,头一直在晃。但是,老人这几年每天坚持6点准时起床,到村里的垃圾中转站上班。村里的党员会议和党员活动,他都会参加。他经常跟村干部说,当干部不能存有私心,要站稳立场。在家里,他要求子女们艰苦朴素,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良好的家风,让一家人和睦相处,也影响着村里的其他村民。

  今年76岁的马统邦是一位退休教师。这些年,村里文化墙上有关歌颂新村建设的诗歌都出自他手。

  马统邦写的诗歌《我为故乡新村歌而赞》,被做成大幅喷绘张贴在村南北大道的文化墙上。诗歌中写道:开口故乡新村一齐赞,提笔新村故乡同时赞。下冶孤山峡北乃故乡,轵城东添浆南新家园……新峡峡北相距百里远,峡北新峡情结密无间。新峡牢记故乡老祖根,千秋万代永远永远传。

  这些年,马统邦住在新峡村,村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让他感怀。他写下多篇记录村里发展、村里人和事的诗歌,并集结成册,取名《诗文消遣集》。这本《诗文消遣集》分为“歌党颂国咏家乡”“尚德赞贤话廉良”“勤和持家说修养”等。老人笔耕不辍,还写下了《父母经》《当公作婆经》。他写的《一辈抠》《管住嘴》,倡导村民勤俭节约,艰苦创业。 (记者 丁玲玲 实习生 姬芳芳 文/图)

  (原标题:德孝文化成就新峡村美丽蝶变——记轵城镇新峡村“和睦家庭”创建活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