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五龙口 > 正文

许桂荣:“咱心中有本良心账”

2017-07-11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

  许桂荣最近一直在犹豫,到底回不回焦作娘家看看姐妹们。姐妹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况且许桂荣已经许久没见过她们了。事实上,不是她不想,而是她实在舍不得放下手头的活儿。

  这源于一个承诺。10年前,许桂荣和丈夫做生意失败欠下债务六七十万元。从此,丈夫一蹶不振。许桂荣看着家里的一双儿女,咬咬牙,告诉自己要挺住:“哪怕不吃不穿,也要将欠人家的钱还清。”

  60岁的许桂荣本是焦作人,年轻时嫁到我市五龙口镇逯村。由于五龙口镇离山西很近,坐拥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夫妇两人便做起了煤炭生意。生意好时,许桂荣家盖了村里的第一座三层楼房,又盖了一个配套大厂房。但好景不长,由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许桂荣夫妇停了煤炭生意,转做颜料生意。

  许桂荣告诉记者,在做颜料生意时,她遇到一个合作伙伴,拿走她价值近40万元的产品,却迟迟不给货款。而之前盖房子、盖厂房、投资颜料生意已几乎花去他们多年的积蓄。由于资金周转不开,颜料生意不得不停止。这让许桂荣的丈夫有些不甘心,他四处借钱,筹足40万元,新上了塑料颗粒项目。

  “这个项目完全就是在‘死撑’。本身资金就周转不开,又加上新项目没有固定客源,生意一赔再赔,最后只能关门。”许桂荣说,她的丈夫因为这次生意失败而一蹶不振,留下了六七十万元的借款。

  “当时,好多人上门要账。”许桂荣敞开门,坚定地向讨债人承诺:“我家欠的钱,我就是一分钱一分钱地挣,也会分毫不差地还上。”

  生意失败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大生意做不成,就从小生意入手。本着这样的想法,2014年,许桂荣在变卖了房产后进城谋生,每天忙着卖孜然肉夹馍、豆腐串、鹌鹑蛋、菠萝、哈密瓜等,一点点攒钱还债。“我唯一的信念就是尽快还上钱。”许桂荣说,她原本不会做孜然肉夹馍,为了学习这门手艺,就站在其他商贩的摊子前一边看一边学,然后回到家自己捣鼓做,连续十几天才将这门手艺学到手。为了卖豆腐串,她早上4点多起床去批发原材料,回到家就开始切豆腐皮、串豆腐串,一忙活就是一上午。她下午四处摆摊,晚上11点多才能回家,等吃完饭、洗漱完后就快凌晨1点了。

  这是艰辛的3年。“这3年,我每天睡觉的时间很短,平均每天能挣100元。”许桂荣说,除了丈夫的医药费用,她从不舍得花一分钱,每存够一笔钱,就会尽快联系债主,把钱还上。

  为了省钱和赚钱,许桂荣连续3年没有回老家过年。“过年的时候,其他做生意的人大都回家过年了,我这时候才能多挣一点。”许桂荣说。

  起早贪黑,吃尽生活的千辛万苦,只为还清一笔笔账。当记者提议想看一下账单时,许桂荣笑了笑,指了指心口说:“账单在这里,你看不到啊。”一开始,她的确把一笔笔账记录在本上。但是随着变卖房产进城务工,又几次更换租住房屋,账单险些丢失,她便放弃了保存账单。“账单放在心里,怎么都忘不了。”想到自己的年龄,许桂荣说,“我要趁身体还可以,再努力努力,争取早日把账还清。”

  当许桂荣决定偿还欠款时,她的儿女也十分理解。“看到母亲‘一意孤行’,平时不舍得吃穿,临近年关还不舍得购置年货,直至不让买春联和鞭炮时,我们怎么狠心让她一个人独自承受着沉重的债务!”儿子小攀说,他和姐姐平时在外打工,虽然生活过得也很紧,但都会定期给母亲寄钱,愿意为这个家尽一份力。

  对于许桂荣的“表现”,债主们看在眼里,态度也从咄咄逼人变得善解人意。“许桂荣年龄大了,天天忙着挣钱,过得既拮据又累。可以说,她还的钱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位债主告诉记者,收到还款时,他很感动。

  如今,许桂荣一家已经还清了一半的欠款。想到这,许桂荣心里有所宽慰:“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人就应该正派。这是咱欠人家的,咱哪怕不吃不喝,也应该尽最大的能力,把债务还上。这样每次再回老家,自己和孩子才可以挺起胸膛。”(记者 马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