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政协委员陈冬亮:建设“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
关注济源手机网
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绩,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已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名片。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也助推了济源的产业结构调整。
市政协委员陈冬亮说,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发展、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之一。支持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不仅能够提升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为将来提升办学层次、创建本科院校奠定基础,而且能够扩大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外影响力,提升服务我市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对我市建设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过程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需要。二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政策缺乏吸引力,人才流失严重。三是财政拨款标准尚未到位,建设资金不足。四是校园面积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为此,陈冬亮建议,市编办要根据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规模和教学发展需要,科学核定该院教师编制总量,逐年增加教师招聘名额,满足教育教学和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市人才办和市人社局要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纳入全市范畴,支持该院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并适当提高绩效工资总额,使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市财政局要尽快出台我市高校财政经费核拨机制改革方案,确保2017年年底前生均财政拨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时,要根据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求配套相应资金,以保证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资金需求。(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