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五龙口 > 正文

五龙口镇:沁河悠悠寻故园

2017-03-28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

王寨村出土的石斧

  王寨村的汤帝殿

  河头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宗孔向记者展示沁台遗址的陶片

  沁河谷栈道遗址

  沁台遗址的陶片

  广利渠现貌

  袁公祠

  沁园遗址

  沁河,在峰峦重叠的太行山中急湍似箭,猛流若奔,在济源五龙口镇奔流出山,造就了一片肥沃地带。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裕,是人们居住、活动的佳地,也是人类文明产生、演绎、传承之地。

  在沁河附近的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石斧、石刀、陶罐等遗存的生活工具说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时期,先人就曾在这里安居生活。

  沁园遗址位于沁河北岸的五龙口镇化村与留村以南的高岗上,在东汉时期是皇家园林。据记载,东汉时,济源境内有三个县,轵县、波县、沁水县。沁水县是东汉明帝的女儿刘致的封地,所以,刘致又被称为沁水公主。在东汉永平三年,汉明帝为刘致在沁水县沁河北岸修建了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大家所熟知的沁园春这个词牌名源于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历经多年的战乱烽火,昔日的沁园风光已无一丝痕迹,后人只能根据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的曲调来品味其中的韵味。

  同属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还有留村遗址和王寨遗址。留村遗址和王寨遗址分别位于五龙口镇的留村和王寨村。在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有陶盆、鬲、鹿角、石斧、石铲等。

  位于五龙口镇河头村的沁台遗址是一处高岗,村里人称这里为台坡。这里随处都是陶片、田螺壳。据记载,沁台是唐朝时建的花园,是宰相裴休的故园。村里的原党支部书记李宗孔说,大约30年前,有一批考古工作者前来勘查,除了发现过去的生活用具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田螺壳。经推测,以前在这里生活的先人很有可能是以捕捞沁河里的水生物为生的。这里的文化层有3米左右的厚度,是济源最大最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存。

  沿着沁河往上游走,牛王滩的风光旖旎。然而,很多人在赏景的时候会发现在沁河右岸的山体上有几横排正方形的石孔,与其他的自然景观格格不入,这便是沁河谷栈道遗址的马鞍山遗迹。曹魏正始五年,司马懿从山西调运兵马粮草到洛阳,因有太行山阻隔,只能在沁河峡谷的崖壁上凿孔架木修栈道。在马鞍山遗迹处排列着1至3层石孔,长约200米,石孔间有石龛造像一尊,面目风化不清,衣着宽袖长袍,疑为栈道营造者司马懿造像。沁河谷栈道是研究古代政治、军事、交通等的重要历史资料。

  提到沁河出山,就不得不提五龙口的水利设施。经过历代的扩建与疏浚,五龙口的水利设施至今还发挥着灌溉作用。自秦代起,人们在这里“隔山取水”,修筑了秦渠。因最开始渠首以枋木为门,故称之为枋口。在明嘉靖二十五年至天启年间,人们又在沁河出口处开凿利丰渠、广济渠、广惠渠、永利渠、兴利渠,形成五龙分水之势,五龙口的名字就由此而来。现在在五龙口境内还留存着袁公祠和三公祠。袁公祠是为纪念水利功臣河内知县袁应泰等人而修的石窟,祠下就是广济渠渠首。三公祠是在清代修建,是为纪念明代济源三任知县史纪言、石应嵩、涂应选凿修永利渠有功而开凿的石窟,祠下是永利渠渠首,目前这两个渠与旧利丰渠合并,成为广利渠。

  沁河风景宜人,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文词赋。“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这是白居易来枋口游玩时留下的诗句。宋代文彦博留下的诗《再游枋口》,说明是文彦博第二次游枋口,足见枋口山水秀美。

  五龙口水利设施初创于秦,在以后的各时代均有重新完善和疏浚,留下的设施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图 记者 李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