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坡头 > 正文

坡头:黄河北岸起新城

2016-09-29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五年辉煌,五年奋进。“十二五”是坡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五年,也是坡头干部群众激情跨越、倾情书写华章的五年。
    “十二五”,短短的五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片段,却注定在坡头留下鲜明的印记——
    五年来,坡头镇以建设“文化旅游名镇、生态宜居新镇”为目标,紧紧围绕“城镇提升树品牌、农业转型增效益、工业招商壮实力、旅游发展添魅力”四项重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挑战,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先后荣获 “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绿化模范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园林镇”等荣誉称号。
    今天的坡头,生机无限、朝气蓬勃。一个富裕美丽、务实发展的坡头,一个生态优美、和谐文明的坡头,一个日新月异、和谐宜居的坡头正在黄河北岸崛起。
    【工业】 羽翼渐丰后劲足
    回眸走过的“十二五”,坡头步履艰辛,但豪情满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有快,快中向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羽翼日益丰满。
    一组组突出的成绩摆在眼前:
    ——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0年末的1459.5万元增至2015年的2692万元,年均增长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年均增长14%;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亿元,年均增长25.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9亿元,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12066元,增幅75.3%,年均增长12%。
    回眸这五年,拼搏奋进,逐梦前行贯穿始终。
    “坡头虽然是山区镇,但我们也有发展工业的优势。”坡头镇党委书记卢新永坦言, 坡头镇具有紧邻洛阳石化的区位优势。坡头镇牢牢抓住了这个优势,做好项目招商服务,成功引进宇锐化工丁二酸项目、海湾实业CTA项目、金江炼化煤气制氢项目,并就年产12亿立方米清洁制氢项目、变压吸附制氧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顺利实施中沃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亿利化纤丙纶丝项目、天意节能环保材料项目等一批新兴工业项目,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道地中草药农光互补项目、晶科能源30MW光伏发电项目、华能集团50MW光伏发电项目均达成投资意向,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旅游】 借势崛起前景好
    坡头历史悠久,辖区拥有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里有4000多年前留下的栗树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有极具艺术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的万佛山北魏石窟;这里盛传着大禹治水的千古佳话,王莽撵刘秀的民间传说,浪漫动人的天仙配神话故事……
    坡头还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诞生了名震全国、被誉为“河防堡垒”的抗日武装“杜八联”和“留庄英雄民兵营”。
    “旅游业是坡头发展的重要希望。”坡头镇党委书记卢新永说,五年来,坡头镇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速构建“一轴一带三河三区”空间发展格局。天女河旅游休闲项目开发、泰山休闲创意生态园项目建设日益完善,万佛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西滩岛旅游提升项目正在加速落地,“摄影家协会采风”“济源市全民健身郝山健步走”等大型休闲娱乐活动的举行,为坡头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文化平台保障。
    五年一华章。五年来,坡头镇还以“全域旅游”建设为重点,建设完善了三大旅游体系:
    ——现代休闲旅游体系具规模。规划建设实施西滩岛水世界、泰山码头摩托艇、坡头码头水上飞伞、留庄码头游船、天女河亲情漂流等休闲游乐项目。
    ——红色文化旅游体系亮点多。实施完成留庄英雄民兵营3A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工程,实施泰山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杜八联文化广场、杜八联革命展览馆。红色文化旅游已成为坡头的一张名片。
    ——生态农业旅游体系渐成形。投资十多亿元实施郝山印象、栗香农庄、尚柳生态文化园、天女河生态农业旅游、渠马线生态农业观光等一批大型农业旅游项目,坡头镇已成为我市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农业旅游集聚区。
    现在,随着小浪底北岸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坡头人民把发展旅游事业的战鼓擂得更响。总投资180亿元的中国小浪底黄河水城项目落地坡头。
    “这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建成后将是河南省‘航母级’的旅游综合体。”卢新永说,借水行舟,借势兴风,坡头镇将成为中原大地冉冉升起的文化旅游名镇。
    一张张独具特色、各展魅力的文化旅游名片,正助推着坡头这个绚丽多姿的魅力城镇快速驶向前方。
    【城镇】 日新月异展新颜
    在坡头老百姓的眼中,“十二五”这五年,是坡头加快城镇建设、变化显著的五年。
    “坡头变美了,环境变优了。”这是坡头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商贸繁荣,乡村整洁有序;宽阔整洁的大道、排列整齐的居民楼格外惹眼;空气清新,天蓝地绿……一个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历史文化型的坡头,正渐行渐近。
    “‘十二五’是坡头城镇化建设日新月新的五年。”坡头镇镇长毕强说,五年来,坡头镇以建设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镇为目标,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拉大城镇框架、提高承载能力、提升城镇品位,全面推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
    五年间,坡头镇围绕完善城镇功能,重点实施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110KV变电站、中裕燃气、中心卫生院、大河幼儿园、十大功能配套楼等十大公共设施项目,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拉大城镇框架,完成山楂树之恋大道、黄河韵大道、樘棣之歌大道等5条主干道路改造,加速实施滨湖景观大道、中心大道以及健康路、高新路南延工程,完善城镇道路框架网络,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围绕提高承载能力,强力推进大河名苑、和谐苑、恋水花园和西霞湾四大社区建设,建成住宅楼58栋、6000余套,可容纳2.5万人;围绕提升城镇品位,高标准实施大河文化广场改造工程和中华魂国粹文化广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栽植苗木10万余株、草皮3万余平方米,铺设路面2.5万平方米。
    现在的坡头,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更加优美,村镇建设欣欣向荣。
    【农业】 转型升级步履健
    五年的光阴,在岁月的长河里如白驹过隙。站在今天这一历史节点回眸过去的五年,我们惊喜地发现,坡头镇在农业领域,点滴成就已汇成汹涌的水流,释放出澎湃的前进动力,引领着坡头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只有发展好农业,农民才能富裕起来。“十二五”期间,坡头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加速全面脱贫步伐。
    五年来,坡头镇围绕强农富农做了不少文章:
    ——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持续实施“3+1”工程,积极实施道路改造维护和农村饮水管网改造,完成店留、泰山等8个村的节水灌溉工程以及毛岭、双堂等12个村的水利改造工程,基本农田水、井、渠等配套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以“美丽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创建为载体,对干道沿线村实施综合整治30余次,建设景观游园3处,创建美丽乡村3个、绿色家园示范村1个,荣获了“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称号。
    ——强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天女河生态农业园区、渠马线观光农业园区、锦盛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薄皮核桃精品园区等4个高效农业园区,累计发展蔬菜制种1.5万余亩、薄皮核桃种植2.2万亩。
    ——强力推进现代观光农业建设。全力推动栗香农庄、郝山印象、尚柳生态文化公园等现代观光农业项目建设,致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
    回眸“十二五”,坡头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展望“十三五”,坡头又将踏上新征程。坡头的明天会更好!
    图片均由坡头镇政府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