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下冶 > 正文

“退休”的逢北小学

2016-09-18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这是记者从学校围墙的缝隙中拍到的校园景象。 记者 董伟 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急剧流动、学校生源日益减少,下冶镇曾经孕育出芬芳艳丽的教育之花——逢北小学,在最后一名老师齐振明退休后也没有了琅琅读书声。
    如今,齐振明的一天通常是这样的:吃罢早饭后,开始看书、练字;小憩时,绕着村子转悠,头脑中会经常闪过一些片段,恍惚间又回到从前。
    9月7日,往年这个时候,齐振明正忙着迎接新生和制定新学期的课程。可是今年,随着他的退休,他所在的逢北小学也“退休”了。那个熟悉的三尺讲台,他再也踏不上了。
    前世今生 从鼎盛时的400余名学生到如今的大门紧闭
    逢北小学所在的逢石地区大概是下冶镇最边缘的地区,而逢北小学也是下冶镇较偏远的教学点,离下冶镇区40多公里。这是一个专门为方便逢石地区低龄段孩子上学、由北吴学区设立的教学点。
    在大山中前行,在村庄间寻路,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离这所学校越来越近。“逢北小学?!学校已经关门了,今年不收学生。”对于记者来访一所“关门”的学校,大部分村民觉得有点意外。
    2015年,逢北小学只有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学生不到10人,并且只有1位老师——齐振明。
    在逢北村的半山腰上,砖砌的围墙划出了一块600多平方米的地方,一栋显眼的白色房子矗立中间,被青山绿树环抱。从紧闭的大门中,记者看到,校园大部分区域是水泥地,花池里杂草丛生,空地上还有篮球场、玩具车和一根光秃秃的旗杆。金灿灿的玉米占据了一大片空地,可以看出校园已成为村民晒粮新场所。
    逢北小学还有一个名字——贝迪希望小学。2012年5月26日,逢北小学成为贝迪制冷集团的爱心教育基地。当时,在校学生40余人,教职工5名。在贝迪制冷集团的帮助下,逢北小学的室外环境和学生体育活动场所“改头换面”。教室的桌椅、墙面重新粉刷,体育活动场所全面改造,运动器材等配备齐全。
    齐振明介绍,逢北小学是2001年建成的,有40余个房间。它的前身——逢石学区,曾经是下冶镇最大的学区,划片范围包括逢北村等周边8个村庄。最鼎盛时,学校有400余名学生,近20名教师。
    2007年小学撤点并校后,为了解决偏远村的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这里就以北吴学区的其中一个小学教学点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先天不足 逢北小学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今年60岁的齐振明1976年成为乡村教师,在逢石地区的几所学校奉献了整整40年,其中在逢北小学教学点教书育人14年。他本是语文老师,后来兼任班主任和多门课程任课老师,还当过学生的厨师、保姆。
    在这个教学点任教,齐振明面对的是相对艰苦的教学环境,付出的也比常人多。逢北小学的不远处就是逢石河。齐振明记得,以前夏天时常下暴雨,河水上涨时异常凶猛,经常将道路淹没。下雨时,他就把学生集中到自己家中,为学生做饭、辅导作业。他也经常上下学时背学生过河,因此留下了腿疾。
    天道酬勤,齐振明在逢北小学教过的学生算起来已有七八百人,有几十名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这也是他感到欣慰的事情。“跟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快乐。”虽然条件艰苦,但在齐振明的眼中,学校是美丽的,孩子是可爱的。这里值得他去坚守。
    在坚守的路途上,齐振明的同事由十几个人逐渐变为2个人,最后只剩他一人;学生由几百人变为几十人,最终不到10人。多年来,他见证了逢北小学的兴与衰,目送同事和学生的离去。他心里清楚,逢北小学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学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发展前景,是齐振明多次强调的。逢北小学位置偏僻,相比城区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费紧张。“没有学生愿意来,也没有老师愿意来。”先天的“缺陷”造成了该校学生流失现象极其严重。逢北小学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然而,小浪底移民是学校生源急剧下降的直接原因。“逢北村有的村民进城落户,有的投靠亲友……”齐振明说,这些村曾经是逢石地区的“大村”。移民搬迁后,这里只剩下一栋栋老宅,变成“空心村”,已不足以撑起一个学校的生源。
    人口外流  村庄鲜有孩子的欢笑声
    记者驱车前往逢北小学的路上,蓝天如洗,绿叶婆娑,青山如黛,逢石河欢腾地向西奔去,沿路可见很多庄稼地。
    齐振明的家——上河村,是下冶镇的一个行政村,紧挨逢北村。在上河村卫生所等待齐振明时,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村庄鲜有孩子的欢笑声,沿路建设的一排排洋气楼房大多大门紧闭。有的房子门前甚至有枯黄的杂草在摇曳着,大门锈迹斑斑,显然已经很久没住人了。
    “不奇怪。”上河村村民曹天文告诉记者,对于这里的大多数农民来说,常年在家务农已不常见,外出打工才是出路。几年前,他随儿女住到城市。眼下到了庄稼成熟时节,他才回到村里准备秋收。秋收后,他就会回到城里。
    “大人进城打工了,基本会把孩子带在身边,有的干脆把老人也接到城里住。如今,村里留下的多是不愿离开家乡的老人。”曹天文估算了一下,上河村有200多户,现在留在村里的不到10户。“有时候回来,打个牌都凑不成一桌。”一句玩笑话道出了这个“空心村”的现状。
    上河村只是周边几个村庄的缩影。“生源没有了,教师退休了,学校拿什么继续开门迎接学生?”齐振明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急剧流动、学校生源日益减少,致使逢北小学“退休”。学生就近入学或进城读书,能产生教育效益最大化。让他感到可惜的是,这个教学点的教学设施还保存完好,只是不能再发挥作用。
    “眼下,我们只有把孩子送到远一点的学校了。”在村民的叹息声中,没有活泼好动的小身影,没有银铃般的欢声笑语,没有琅琅的读书声,那个曾育出芬芳艳丽的教育之花——逢北小学“退休”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