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正文

玉川:循环经济演绎产业蝶变

2016-05-09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一天一个新变化!”5月3日,玉川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人尹晖站在孔山山顶俯瞰新天地静脉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眼前是车来车往的火热建设场景。回想起项目的洽谈签约、落地建设,他感触颇多。
    “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的落户,让玉川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站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上。”回顾玉川发展历程,从传统产业的“项目上山”到延链发展,再到静脉产业的资源回收,玉川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已经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模式。尹晖说:“时至今日,玉川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脉络已经清晰。”
    打通“静脉”促循环  念好生态产业经
    静脉产业即资源再生产业,其变废为宝的特征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故因此而喻名。业界又把这种产业称为“第四大产业”。在前不久举行的全省产业集聚区大观摩中,新天地静脉产业园项目让来自全省各地的观摩成员眼前一亮。“如此大规模的静脉产业项目,当属全省之最。”有人这样称赞。
    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展厅中,一个个项目模型、一块块项目展板,展示着静脉产业园的美好前景。记者了解到,新天地静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规划占地约1200亩。
    尹晖告诉记者,静脉产业园以构建废物回收体系为基础,将构建“废弃资源回收—精细化拆解—深加工—无害化处置”完整产业链。项目规划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包含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特纤利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废旧机车拆解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及污泥、军民共建特钢、工业企业综合环境服务等7个项目,同时还有科技工程技术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2个平台。
    “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将对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静脉产业园的发展优势,玉川人有很好的展望。尹晖说,目前产业园一期5个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其中废铅酸蓄电池塑料再生利用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面向循环要效益  全面转型促升级
    对豫光金铅玉川冶炼厂厂长赵体茂而言,今年分外忙碌和充实。
    作为玉川产业集聚区围绕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的重点项目,豫光金铅玉川冶炼厂在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4.75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现在的形势已经有所好转,我们正在满负荷生产,今年的利润值得期待。”赵体茂说。
    与玉川冶炼厂一路之隔,与其大量消化金属废料、再生资源性质相同,豫光金铅的另一个循环经济项目——2万吨废塑料改性造粒项目也在去年投产,废旧蓄电池塑料等再生资源是项目生产的主要原料。
    玉川产业集聚区的循环经济招商触角已经伸向全国各地。在今年的项目谋划中,玉川产业集聚区将以被列入“河南省循环化改造试点”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把“工业三废”“吃干榨净”。玉川产业集聚区将以豫光金铅、金利金铅为龙头,重点围绕金属深加工等副产品下游链条进行招商,全力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除了新天地静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豫光金铅再生铅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7.3亿元的沁北电厂超净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5.7亿元的旭龙建筑垃圾清理运输与再生利用综合建设项目等10余个循环经济项目也陆续开工。
    蓬勃发展的循环经济,已成为玉川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打造物流“内陆港”  提高支撑承载力
    物流是集聚区发展的强力支撑。今年,外贸进出口业务“一站式通关”企业家们期盼了多年的愿望如今在玉川产业集聚区成为现实。
    在玉川产业集聚区侯月铁路线北侧,一个连通海内外的“内陆港”——济源市集装箱物流中心正在快速成长。在那里,豫光金铅的铜锌金铅、中原特钢的石油钻具等产品装进集装箱,从铁路转轮航,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
    今年年初,玉川产业集聚区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在济源市集装箱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了出口监管仓库和公用型保税仓库。3条铁路专用线、22万平方米的公用型保税仓库、12万平方米的出口监管仓库、15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区以及保税货物堆场、海关综合服务区等正在陆续建成投用,可实现年货物吞吐量400万吨。
    “济源市集装箱物流中心‘两仓’的建设,将玉川产业集聚区推到了豫西北晋东南区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济源市集装箱物流中心总经理张亚洲说,今年6月底前,公司将开通济俄班列,形成集“公路、铁路、海运”三位一体的多式联运,实现通关一体化,为集聚区及全市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物流服务,保证货物可以快速到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城市。
    除全力搭建铁路集装箱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外,玉川产业集聚区还不断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通过多种渠道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服务,提高集聚区承载保障能力。
    坚定信心应常态  竞进提质促跨越
    “为了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上午跑了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环保局3个单位。”采访玉川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刘万玉,让记者颇费一番周折。
    在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中,玉川产业集聚区获得了小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2015年度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荣誉称号。按理说,也该休整休整、放松放松了,但玉川产业集聚区上上下下,没有因为取得了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以成绩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创建国家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打造千亿元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围绕这些目标,玉川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提高创新水平,强化投融资工作,增强现代物流服务能力,以超常举措、超常干劲,开启升级跨越的新征程,再创产业发展新辉煌。
    “依托龙头企业,延链招商,集聚产业,打造‘铅锌—铅锌合金—蓄电池—电动车—再生铅’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主链和‘二氧化硫—硫酸—化肥—磷石膏—石膏板’有色金属产业辅链、‘废渣料—粗铜—电解铜—铜板带箔管线材’铜加工产业辅链的“一主二辅”三条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持续显现,循环发展实现动力转换,实现全产业链企业产品衔接、资源共享,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规模达450亿元。”刘万玉这样概括“十二五”的发展成就。
    开新图强,成绩已成过去。“实现‘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玉川产业集聚区将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确保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到‘十三五’末,玉川产业集聚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话未来、谈发展,刘万玉信心满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