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专栏 > 济源两会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记

2016-03-14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调研20余次、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200余条
    □济源晨报全媒体记者  商恒露 程静 见习记者 宋宁宁
    3月11日上午,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行政区会议厅开幕,时任代市长张宇松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与会人员阵阵热烈的掌声。
    会议结束后,代表委员们手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细细品读,对其不吝赞美之词:“理念新、思路新”“文风朴实,接地气”“真正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政府的大事来对待”……
    从2015年12月初着手起草,到最终定稿,历时3个多月,1.8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奏响的是济源发展的铿锵之音。那么,这份沉甸甸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出炉的呢?又是如何汇聚民意的呢?昨日,济源晨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探访。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市委书记宗长青多次提出要求,要起草一份高质量的《政府工作报告》,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张宇松主持起草工作,对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具体表述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详细修改。
    “从去年12月初开始,我们按照领导要求,组建起草组,开始着手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副秘书长卢新江介绍,起草组深入各个镇(街道)、主要职能部门、企业调研20余次,有针对性地收集了各个单位2015年暨“十二五”工作总结、“十三五”规划暨2016年工作安排。
    在认真学习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起草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认真分析形势、反复研究讨论……历经一个个不眠之夜,报告逐渐成形。
    同时,起草组注重学习掌握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最新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1月上旬,40多页的初稿形成了。
    吸收有价值的社会意见建议100余条
    《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完成后,起草组结合中央及全省发改、农村、交通等专项会议精神,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完善。“省‘两会’结束后,我们按照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精神,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卢新江说。
    从1月中旬开始,起草组通过书面形式,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各位领导,产业集聚区、镇(街道)、市直各部门、驻济单位和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
    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科长杨涛是起草组的一员。“张市长分别主持召开老干部座谈会,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部分职能部门、产业集聚区、镇(街道)负责人座谈会,面对面征求他们的意见。”杨涛说。
    “我们共征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其中有价值的100余条全部被吸收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杨涛说,最后将《政府工作报告》提交至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进行深入研究并定稿。
    经历了草稿初拟阶段、完善提升阶段、征求意见阶段,1.8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出炉。
    文风 要接地气,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数字的背后,是惠民举措的扎实落地。这是一份“磨”出来的报告,也是一份广纳民意、关切民生的承诺书。
    张宇松自始至终参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他要求“做不到的不要写,少说多做”“文风要接地气,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生僻的词能不用就不用”。
    杨涛介绍,报告曾经写到2万多字,但在后来的反复修改中又压缩为1.8万余字,“主要删掉了一些讲成绩和议论性的文字,我个人认为修改后的报告非常精炼,该说理的地方也说得很透”。
    内容 集社会各界智慧给咱老百姓办实事
    “《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是全市人民智慧的结晶。只有向各界广泛征集意见、汇集方方面面的智慧,才能使《政府工作报告》起到增强信息,促进发展的作用。”卢新江如是说。
    读过、听过这份报告的人不难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更为丰富,贴近性更强。
    人大代表张先军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大、全、新、实”。“大:格局大,目标明确;全:从教育到扶贫,涉及民生的问题比较全面;新:理念新,思路新;实:贴合民生实际,比较务实。”张先军说。
    卢新江总结道,《政府工作报告》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出台的政策性措施比较多;二是数字多,工作安排更具体;三是给老百姓办的实事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世纪广场、市民之家等公共场所设立直饮水点;扩建幼儿园,逐步解决城乡幼儿‘入学难’的问题;解决山区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实事。”卢新江说。
    代表评价
    人大代表杨国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的目标很宏伟,在执行起来时,我们更有信心。”
    人大代表齐磊:“整体来说,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关注民生实际。”
    人大代表赵永国:“《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民、农村、农业都很关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关注民生问题具体化到食品安全,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政府的大事来对待。”
    市民心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很多我们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市民宋豪说,“我感觉到,政府的工作越来越贴近民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了。”
    市民胡珍珍说:“我对济源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相信济源在2016年能更上一层楼,未来会越来越好。济源,加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