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市人大代表朱素珍(左二)、成铖(左三)、曹磊(中),市政协委员田孝建(右三)、赵会生(右二)、姚霞(右一)做客济源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会客厅。 记者 李浩 见习记者 程子明 摄
自我市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来,旅游业在济源城乡呈现“全域绽放”之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出全域旅游引领作用,结合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补短板、丰业态、提档次,叫响“全域旅游”品牌,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市。
围绕龙头打造、乡村旅游、拉长链条、服务品质、智慧旅游等内容,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走进济源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会客厅,就“全域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济源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会客厅第三期关注“全域旅游发展”。让我们一起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心声——
市人大代表曹磊: 打造王屋山5A级景区 昂起全域旅游龙头
“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支点来撬动。”曹磊表示,我们要整合资源、集中发力,围绕建设5A级景区,把王屋山景区打造成济源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和支点。
关于如何打造精品景区、实现龙头领舞,曹磊表示,王屋山景区建设要立足国际化、精品化、差异化,增强品牌实力、丰富项目体系、提升服务水平。要通过高标准建设道境广场,实施索道提升、王母洞开发等项目,全面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挖掘王屋山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的精髓;要从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大型生态景观停车场、民俗休闲食宿等方面入手,提升服务质量,拉长旅游链条。
“旅游宣传营销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曹磊说,王屋山景区要一手抓软硬件设施,一手抓宣传营销,坚持线上线下宣传并行,形象宣传与务实营销并重,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宣传网络,进一步叫响济源“王屋山”品牌。
市政协委员赵会生: 打造小浪底滨水度假区 服务全域旅游大局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需要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强化旅游项目建设,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赵会生说,小浪底北岸旅游度假区是我市构筑“一区一轴二核二带”战略布局和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重要区域。
赵会生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小浪底北岸新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我们要创新工作思维,确保规划先行,突出融合发展,利用‘点辐射、线连接、面整合’的战略思路,持续优化‘一心两带’旅游空间格局。”
打基础,抓配套,才能大展宏图。赵会生表示,要通过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优质生态环境、打造顶级旅游产品、引入智慧服务体系,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旅游休闲度假区。此外,还要连接南太行旅游道路、小浪底环库公路两条旅游快速通道,打造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跨区域交通体系,开辟水陆空旅游专线,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市政协委员田孝建: 变“门票经济”为“产业经济”
“全域旅游的规划愿景,就是要拉长旅游链条,让旅游经济从景区延伸到宜居城镇、美丽乡村、文化街区……”田孝建认为,发展旅游业要实现游览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等方面的共荣共生,辐射带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田孝建表示,每个景区对门票经济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位,黄河三峡与多数景区不同的是,从开始就没有把门票收入作为支柱,而是侧重于拉长旅游链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展全域旅游要求景区转型升级,将单纯的观光经济提升为旅游、商业、文化协同发力的综合产业。”田孝建说,要让游客来之后,不仅能观赏如诗如画的风景,也可以欣赏到戏曲表演等风俗文化,购买到风格独特的旅游产品,体验到愉悦的互动项目……“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游客口碑,提高传播力,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旅游景区的品牌力和影响力”。
田孝建说,发展全域旅游,将分散的产业衔接起来,形成旅游产业链条,不仅能够提高景区的品牌影响力,也能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所以,全域旅游不仅是全市齐心协力发展旅游,更是我市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市人大代表成铖: 建设美丽乡村 增辉全域旅游
“思礼三教堂、史寨的油葵去年在微信朋友圈频频‘刷屏’。”成铖表示,今年我们要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培植、环境整治等环节,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助力济源全域旅游发展。“思礼镇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促进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今年,我们要围绕九里沟休闲观光带‘一河三路三产七园’主题,谋划实施水系工程、基础设施、旅游开发等5类工程20余项,倾力打造河水常流、四季花香、移步皆景、别具特色的休闲观光长廊。”成铖说,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实施大批省市工程,建设卢仝文化苑等项目,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要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农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引导沿线群众发展“农家乐”、建设采摘园区、休闲观光区,加快推进水洪池休闲度假村建设,通过吸引人气、聚集商气,让游客和农民感受到乡村旅游“升级版”的无穷魅力。
市人大代表朱素珍: 优化市场环境 打造“品质旅游”
“全域旅游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如何倡导旅行社诚信经营,旅游从业者遵守职业道德,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成为旅游行业的焦点。”人大代表朱素珍说,打造济源的“品质旅游”,才能让游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近年,我市的游客投诉办结率和游客满意度为100%,这得益于我市开展的旅游红黑榜、标准化建设、“五比一创”、不定期联合执法、文明宣传等系列措施。“旅游品质的提升为全域旅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效应,形成二次消费。”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朱素珍提出,农家乐也应该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有很多的弹性和自由发挥空间。“只有加强监管和培训,采取奖惩措施,确保景区、旅行社、酒店、农家乐等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才能把济源城市文明的‘窗口’擦得更亮。”朱素珍说。
市政协委员姚霞: 发展“智慧旅游” 提升游客体验
“发展智慧旅游有利于提高网络覆盖率、引导错峰出游、整合营销资源。近年,随着‘智慧旅游’的推进,我市呈现出旅游电子商务势头强劲、网络营销引人注目等亮点,但‘智慧旅游’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姚霞认为。
姚霞提出,智慧旅游项目可纳入智慧济源大盘子中考虑,纳入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中考虑,通过统一谋划大项目、基础性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集中多方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和共用平台建设。“我们可以打造智慧旅游的典型景区,实现示范带动。”姚霞说,王屋山景区是我市龙头景区,可以从该景区为切入点,从智慧购票、智慧游园、智慧管理、智慧宣传、智慧经营等方面深入探索,积累经验。
“智慧旅游需要不断加强营销宣传。”姚霞直言,要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策划适宜济源的智慧旅游发展战略。除各景区自发的营销活动外,全市可加强统一的智慧旅游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让智慧旅游助推“全域旅游”驶入快车道。记者 苗慧玲 史方方 王志远 李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