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北海 > 正文

北海:网格管理无缝隙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15-06-27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6月23日早上8点多钟,北海街道的周二机关晨会一结束,联系庙后居委会的民情信息员李亚青就带着她的“民情日记”,赶到自己负责的“网格”,开始一天的民情走访活动。

    她径直来到居委会的最北头,查看起高压线的改迁情况。在前不久的民情走访中,李亚青听到群众反映,高压线在庙后居委会北的三座居民房房顶穿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她及时将该情况拍成图片,通过手机平台上传至北海公共服务平台。她这次查看得知,济源供电公司与北海街道合作,花费12万元已经将高压线从居民房顶移走。群众对此十分满意。

    这是北海街道实施网格化管理城市、创新便民服务后的一道新景观。去年下半年以来,北海街道通过整合资源,对辖区城市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打造了济源市首个“便民服务公共平台”,运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探索了一条便民服务的新渠道。

    网格化管理,让群众享受最便捷的服务

    2014年年初,北海街道启动了济渎区域综合开发项目。由于项目涉及拆迁、征地问题较多,需要全体机关干部沉潜基层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北海街道创新性地制订了网格化管理意见,按照机关干部一人包两户居民的方式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2014年年底,北海街道在借鉴杭州等地网格化社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社区、居委会为大单元格,将辖区5个社区13个居委会分为20个网格,每个网格中又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将170名机关干部划入网格,成为网格信息员,全面实行网格化责任管理。对责任网格中的动态,信息员必须通过北海公共服务平台和手机终端平台适时上传,使全辖区的民情动态全方位处于现代化监控中。

    说起网格员的办事效率,庙街居委会群众杨小山深有感受。43岁的他过去很少与“政府”打交道。今年春天,杨小山感觉浑身乏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了白血病。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巨额医疗费很快使本来就不富裕的杨小山一家陷入困境。网格员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及时将杨小山的情况上报街道民政所。民政部门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在短短的一周内为杨小山办理了低保手续。杨小山说:“如果没有网格员,我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到哪办!也不会这么快就享受到低保待遇!”

    为将便民服务做到实处,北海街道投入100余万元,建立了“北海街道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集信息上传、网络办公、服务群众于一体,实现了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互动。平台横向连接清风民生网、市直服务窗口,纵向连接各居委会及全街道16000余户群众。辖区每家每户都有一张“北海网格民情员联系卡”,小小的卡片上印有联系员的姓名、电话。群众可在最近的距离、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网格员反映情况,享受到最便捷快速的服务。

    信息化介入,网格员综合考评无盲区

    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北海街道的170名机关干部又多了一重身份,即网格信息员。网格信息员的工作信息也被装进公共服务平台的“网格”里。他们每天何时到基层开展工作、干了哪些工作、群众反映了哪些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都要通过手机平台上传。

    北海公共服务平台对事项办理和干部行踪实行的是痕迹管理。凡是网格员上传的事项,系统都会自动生成唯一的编码记录,不可更改和删除。督察部门根据记录可随时调阅和查询工作进展及结果,并且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记录。所有过程都无法“潜水”造假。通过平台,每个网格员的工作情况一览无余。

    平台系统还会定期生成各网格群众所反映问题的“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干部在岗率”等数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超过规定的工作日未完成,平台就会自动亮起红灯,系统会及时在全街道予以通报,并逐月进行统计。北海街道纪工委、组织办将平台统计结果作为一项考核依据,不仅使之与干部工资挂钩,同时和年终评先、晋级、提升挂钩。对那些不办、拖办、无故延办群众反映事项的干部,街道还将根据相关规定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以前群众办个小事也要往北海街道、市里跑好多趟,现在只要打个电话,找一个人,事儿就办成了。这是北海街道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广大群众的普遍感受。东关居委会居民杨秀英瘫痪在床多年,一直想要辆轮椅。在走访中,网格员杨九玲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从市残联为其争取到了一辆轮椅。坐上轮椅的老人感动地拉着网格员的手说:“过去,我们办个事得四处求人;现在,你主动找上门为我们办事。你真跟亲闺女一样!”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广大网格员还根据各自实际,开展起了“特色服务”。碑子居委会网格员李东亮积极开展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延时服务,保证群众随呼随在,随叫随到。广大网格员优质便捷的服务保证了全街道群众大事不出门、难事不出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一网心连心,干群关系更和谐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和居委会股份制改革、拆迁建设等事项增加,原有集中、单一的便民服务方式越来越滞后。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更需要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政府也需要寻求一种更好的便民服务方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群众的需求。北海街道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促进便民服务方式转变,与当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相一致。

    网格化便民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北海街道办事处已发放民情联系卡13300余张,填写民情档案11300余份,收集民情意见、建议3100余条,解决各类便民事项1000余件,真正将便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一户群众家中,全面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位于北环路外的药园居委会以前路灯经常不亮,入居口垃圾回收站脏乱不堪,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网格员在走访时,群众将此事反映上来。北海街道很快协调该居委会解决了路灯不亮的问题,并将垃圾回收站进行了清理搬迁。

    感受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庙街居委会的群众。该居委会位于济渎区域综合开发核心区。以前由于沟通不畅,很多群众想利用项目建设拆迁之机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这就导致该居委会各类诉求不断,上访现象频繁。网格化管理实施以来,北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庙街群众的强烈要求,及时对居委会主要干部进行了调整,并委派一名责任心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该居网格员,定期在居委会开展普法教育活动、谈心活动。目前,该居委会顺利实现了“三委”换届,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处于该居委会的项目建设也得了有效推进。

    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网格化管理,北海街道也收获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促使广大群众成为支持北海经济发展、参与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北海辖区街头巷尾全面掀起创建高潮。虽然北海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但整治效果在5个街道中排名第一,有效提升了北海的城市形象,提振了干群信心。北海街道少数民族聚集的下街居委会和庙后居委会干群团结,共谋发展,全年上访量较上年下降80%以上。北海街道办事处被国务院评为第六届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