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至今,我市6次荣获河南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连年获得河南省文化执法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办理的某网吧违规经营案件,荣获文化部“优秀案卷三等奖”……这些成绩是对我市“扫黄打非”工作的充分肯定。
近年,我市文化部门以加强日常监管和开展专项整治为抓手,突出抓好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清理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打击侵权盗版等工作。
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扫黄打非”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文化部门深入开展工作,为我市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规范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
我市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基层网络,将“扫黄打非”工作由市直部门延伸至各镇(街道)和产业集聚(开发)区,实行“扫黄打非”责任追究制,对“扫黄打非”工作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历来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为杜绝各类非法出版物,我市文化部门对各类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加大文化市场整顿力度,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组织有关单位对出版物经营单位和网站进行巡查,并与印刷、出版等单位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确保出版物市场稳定发展。
在抓好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查缴工作的同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同工商、公安、规划、交通、邮政等“扫黄打非”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深入开展“净网”“清源”“秋风”三大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周边出版物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印刷复制发行监管专项行动、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2014”行动、中小学教辅材料专项行动及打击假媒体、假记者行动等,全面强化文化市场执法监督和管理。
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行,进一步净化了我市文化市场。近年,我市未发生一起“扫黄打非”重点案件和上级部门的批转案件。仅去年,我市就查缴盗版制品800余件,取缔游商地摊5个,查处网吧违规经营案件10起、无证歌舞娱乐场所3个,关停违规歌舞娱乐场所5个,查处违规印刷单位1家,查处假记者招摇撞骗案1起。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