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推荐关注 > 正文

关于济源-文化济源

2014-06-19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之窗责任编辑:

  

  位于豫西北的济源,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记忆,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也秉承着自己的特色,伴随着济源历史的变迁与发展,一路芳香。

  济源人的饮食习俗,从范围上讲属于“北方型”。偏好面食、喜喝汤饭是济源人的“最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到了无馍不饱、无面不食的地步。面食又分为蒸制类面食、煮制类面食、炸制类面食等,可谓品种繁多。面食制作在这里变成了诗化的劳动,或劳动的诗化,让人从心底赞叹!饭前或饭后喝点汤,是济源人的饮食习惯,从科学的角度看,也不无道理。粗粮细作,粗细搭配是济源人饮食智慧的结晶。济源区域内的浅山区和丘陵区,盛产杂粮,因此,这里的人们就在粗粮细作、粗细搭配上下功夫,将营养和美味共享,实为大智慧。在我们这个煎炸、膨化、精细食品花样百出的时代,原汁原味的粗粮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南北风味、相容共生则是济源人饮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舌尖上的济源传统饮食与现代文明相融共生,熠熠生辉。

  

  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中原,这是当今全世界华人的共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根绝大多数也在中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经不完全考证,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在河南或部分在河南。济源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史上曾是诸侯建国的名邑,得姓授氏的必众。当时西周的三公和苗姓封地就在济源,即召公、芮公、毛公、苗亭。另外,济源也是东周在此分封采邑较多的地方,见诸史料的就有13个。它们有的以国或以邑为氏,有的以封地或住地为氏,因此而发源于济源的姓氏就有5个之多,它从另一个侧面彰显出济源历史的古老与久远。

  一个姓氏一部史,一个姓氏续写千年情。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成都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历史研究时这样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谈到:“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华姓氏已经成为传承文明,解读历史,透视社会的微观窗口。它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潜在着一种凝聚力、亲和力和浓厚人文的情怀。以此为纽带,连着你我他,连着中国与世界,这就是姓氏文化的魅力所在。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地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依据。因此,一个地方的命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对该地的文化就有所了解和认知。

  地名是文化的传承,是祖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济源的不少村名都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它们或以先贤圣人为名,或以遗址庙宇为名,或以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为名,或为纪念英烈更名,无不沉淀着久远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痕迹,给人们一种情操的陶冶,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著名作家、民俗家冯骥才在《地名的意义》一文中曾这样表达地名的意义: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真正的诞生,地名是一个地方特定的文化载体,一种牵动着乡土情怀的称谓。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而进行城镇规划建设时,理应善待地名,因为善待和保护地名,既是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民俗是千百年来民众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涉及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至生活中的语言交流、习俗礼仪等方面,无论从经济、文化、宗教等哪一个方面讲,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愿望、追求和精神寄托。

  济源是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民俗文化可溯源到数千年前的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传统的农耕习俗,手工业习俗,民间的语言习惯、交际礼仪等,都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新旧文化的碰撞,旧有的风俗随之嬗变、淘汰和更新,民俗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更新。

  古语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足见民俗文化之重要。为了使人们了解存活于济源乡间的传统习俗、礼节,适应“入乡随俗”之需要,特别是为创立新民俗提供帮助和启迪,把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集纳起来,不仅保存了地方文化的“基因”,还可以通过重新审视它们的文化内涵,感受先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济源人重礼义、讲和谐的风尚,进而对推动济源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济源茶文化源远流长。以茶为村名的茶房、茶店,印证着济源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见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必请“到家喝茶”,是济源古风犹存的朴实民风;石茶、冬凌茶、菊花茶、蒲公英茶以及各类凉茶,反映出济源茶文化的包容大度;煎茶、泡茶、煮茶、分茶,可以看出济源人对茶事的讲究;上茶、敬茶、受茶、品茶,一招一式,都蕴含着古老民族的郑重礼仪。

  济源茶文化最值得引为自豪的是“茶仙” 卢仝和他的《七碗茶歌》。卢仝是济源这块土地上养育出的骄子!他的《七碗茶歌》,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受、放逸的语言,道出了芸芸茶人心中理想的茶境:“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千百年来,《七碗茶歌》传唱不衰,“七碗”、“玉川子”成了茶人、茶事的代名词,以至于声名远播,被日本、韩国尊为茶道始祖。时至今日,济源人民仍然对卢仝的事迹津津乐道,玉川大地上仍保留着诸多的茶文化遗存,石榴寺、玉川泉、花洞、泌泉、卢仝茶馆、卢仝别墅、卢仝墓……,都还在娓娓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济源地貌形态齐备,自然条件优越。境内不仅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而且有古称“四渎”的黄河、济水。这里山势陡峭,层峦叠嶂,木茂林丰,谷沟幽深;这里悬泉吐珠,溪流蜿蜒,潭水清澈,瀑布飞泻,自然山水所形成的“雄、险、奇、秀、幽”独特景观,谱就了一部山水交融的交响乐。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老的王屋山以皇帝祭天、愚公移山等神话使其具有浓郁的历史人文色彩,而盛唐时唐玄宗李隆基敇封司马承祯到王屋山修道,更增加了它的神韵与玄秘,于是乎帝王将相、名人雅士纷至沓来,或游山赏水,或归隐山林,在这里写文题字,吟诗作画,悠然品茗,登山采药,给后人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我们登山临水,追寻前贤的屐痕足迹,探究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文诞生的背景,会思接千载,神交前人,内心产生深切的共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风光与文化遗存珠圆玉润,构成了济源旅游的特色。

  

  济源的革命斗争是一部不畏强暴、荡气回肠的悲壮史,是一部浴血奋战、风雷激荡的抗争史,又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壮太行的胜利史。

  革命战争年代,济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顽强,从1927年6月第一个中共济源支部的诞生,到第一个晋豫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从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到抗日烽火燃遍玉川大地;从平息红枪会反革命暴乱,支援陈谢大军强渡黄河,到南下福建建立政权、剿匪反霸,无数优秀的愚公儿女进行过多少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付出了多少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为赢得新中国的解放,曾有数万人支援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有3000余人参加临汾战役和解放晋西南战役,共有12300多名优秀子弟踊跃参军,有1800多名将士为革命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济源人民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杜八联、金六联、砚仙联、王屋山、大河里等地多支武装成建制地改编为正规部队,从济源这块红色热土上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23团、130团、540团三支英雄团队;涌现出一批省、部、军级领导干部,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诗歌是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文化产品,且早于其它文学形式。三千年来,人们以诗歌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成就了无数名扬千古的巨匠大家。济源地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国九大名山,这里有太行、王屋,古代天下四渎,这里有济水、黄河。在这里,可以见到伏羲女娲的足迹,也可以聆听到夏、商、周三代黄钟大吕的回响。《诗》三百,济源有其三:《关雎》和鸣黄河之洲,窈窕淑女,鼓瑟友之;《十月之交》幽王无道,天怒人怨,地裂山崩;《匏有苦叶》秋风萧瑟,待嫁姑娘风情万种。

  唐宋以降,产生于王屋山下济水河畔的诗歌更为璀璨烂漫;唐玄宗司马氏诗文对答,王屋遂成道教名山;清乾隆读韩诗考证盘古,明君好学天下美谈;李白《上阳台》盛赞王屋胜景,留下墨宝成大观;杜甫《忆昔行》遗恨二十年,梦想无奈诉笔端;白居易《题红叶》撩动少年狂,古稀年情丝终难断;李商隐灵都作《无题》,博得情圣千古传……

  中国是诗的国度,济源是诗的摇篮。从这些洋洋大观的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天坛山的胜景,济水的悠长,还可以听到沁水园的风雨,龙潭寺的书声,济渎池的龙吟,化城寺的禅音……这些诗词成为济源文化中最具光彩和魅力的篇章。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腹地,更是书画文化的胜地,而济源古今书画享有盛名者,也蔚为大观。

  五代时期的济源籍画家荆浩,有“北派山水画鼻祖”之称,他的代表作《匡庐图》,开北派山水画先河;唐代名相裴休,不仅是禅林名士,其书法更是与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比肩;乾隆皇帝万机之暇,亲自考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的盘谷之所在,留下了珍贵的《歌盘合契》和摩崖石刻,钦定济源为“名山胜迹”;诗仙李白的唯一存世墨迹《上阳台帖》,在王屋山写就,文墨俱佳,堪称国宝,开国领袖毛泽东对《上阳台帖》爱不释手,亲自捐赠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末清初孟津籍书家“神笔”王铎,把济源当做第二故乡,留下了大量与济源有关的诗文书画作品;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所书的《投龙简记》,记载了帝王派遣使者到王屋山、济渎庙祭山祭水的盛况;沁河东岸的摩崖石刻《凿开石门记》,早于魏碑200余年,是汉隶向魏碑过度的典型书体,国内仅见;“楷书之祖”钟繇,卒葬济源轵城,现存墓冢“钟翁垒”;唐代楷书大家柳公权所书的《温府君神道碑》,今存于坡头镇左山村……宋徽宗、文征明、陈廷敬、冯玉祥等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在这块土地上也都留下了墨宝,传下了佳话!

  

  历史名人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和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影像。一个地域历史名人的多寡,与这个地域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有极大关系。济源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与九朝古都洛阳隔河相望,从东周至五代济源属于京畿之地。两地虽有黄河相隔,但从公元三世纪开始,即有河阳之城连接黄河两岸,唐代以后又增设河阳桥,为两岸的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因此,两地经济和人文交流极为广泛,是济源产生众多名臣贤相、志士仁人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众多济源籍或长期生活活动在济源的历史文化名人中遴选出13位代表人物,如战国时期的聂政和汉代的郭解,都是名载史册的侠士。抗日战争时期,聂政的故事还被郭沫若改变戏剧《裳棣之花》,以鼓励全国人民抗战到底。张禹、徐有功、张廷珪、温造、裴休等,都是汉唐名垂青史的贤相名臣。毛泽东在读《新唐书·徐有功传》时,还特别批语“‘命系庖厨,势固自然’此言不当”,感慨之情溢于言表。宋初的济源县令陈省华,不但为官清正,为民所爱,且教子有方,三个儿子均及第进士。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陈母教子》即取材于陈家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对济源的民风、政风均有重要影响,是济源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屋山是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首,从华夏之祖轩辕黄帝王屋山设坛祭天开始,王屋山道文化就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相伴而行,一路长歌。夏商周三代,王屋山都属京畿之地,王屋山下的原城曾是夏代的都城。春秋时期,老子在王屋山悟道,后西行函谷关著成道德经;列御寇曾云游王屋山,广搜寓言神话,著成《列子》,成为后世道教传世经典。两汉时期,于吉在曲阳泉水上得《太平经》。东汉高道魏伯阳,曾在王屋山修炼,著有《周易参同契》,也成为后世的道教经典。魏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曾长期在王屋山修炼,称王屋山“正神在其中”。同时期的著名女道士、上清派师祖魏华存,曾在济源北部的阳洛山修道,著成《黄庭经》,是后世道教养生名著。

  道教形成于东汉,从它的产生、发展、兴盛到衰落,各个时期都有道教人物在王屋山活动,并产生过新的道教,因此可以说,王屋山道教的历史是中国道教历史的一个缩影。盛唐时期是王屋山道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玄宗命司马承祯入主王屋山,其后又令玉真公主到王屋山修道,并在王屋山相继建起了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上方院、灵都观等道教宫观,王屋山在全国道教的中心地位得以确立。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曾登临王屋山并留下诸多充满仙风道气的诗篇,对王屋山的地位和影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金元时期是王屋山道教的第二个高峰期,以丘处机为代表的全真道在王屋山广泛布道,建立宫观,刊刻道藏,使王屋山成为全真道的北方重镇,影响力进一步得以彰显。

  

  济水,一条古代曾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的河流,曾是夏王朝的贡道,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和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一起,受到先民们的祭拜。历经数千年沧桑巨变,一千八百里济水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英姿。在济水源头,它已经蜕变为一条浅浅窄窄的小河,灌溉之利不足万亩。然而,济水留下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不但证实着它的存在,而且记述着它昔日的高贵与辉煌。

  济水源头的济渎庙,是奉诏而建的祭祀济水之圣殿,其建筑群落之宏大,内涵之丰富,超过了长江、黄河、淮河沿岸所有水神庙;济源因济水发源而得名,济水下游的济南、济阳、济宁,都以它们特有的名称,无可争议地记录着济水曾经流过的广阔地域;《禹贡》、《水经注》、《诗经》等重要典籍中,都可以找到济水的身影;魏文帝、唐太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清乾隆都为济渎写过祭文,下过诏书,褒扬济水之德,祈求水神护佑国家平安;孔丘、孟轲、墨翟、孙武、管仲、李清照、蒲松龄、贾思勰……,这些在济水流域成长起来的历史人物,代表了那个时代华夏文明的最高成就,同时也印证了古济水流域的富庶与繁荣;白居易、李颀、文彦博、王铎等著名诗人,都为济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愚公移山的故事源于太行、王屋二山,载于《列子·汤问》,经过千百年来文学家、思想家们的凝练,闪耀着熠熠光彩。

  古人愚公凭着勤劳勇敢,以一种虔诚的心感动上帝,移走了太行、王屋二山,让他们看到了北山阻隔千年的柔和阳光和一片开阔温润的土地;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领袖借用愚公精神,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山”,我们更有必要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毅力,攻坚克难,去争取新的胜利。

  愚公精神对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它比任何一种宗教对人的感染力都更为深远,因为,它不是才子佳人情结,也不是某些乡野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的昙花一现和局限,而是一种事关社会进步、人生智慧的大文化,是一种中华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文化。

  愚公文化的产生和传承,决定了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代世界的发展格局中,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续写新的辉煌。

  

  济源地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境内已经发现的多处史前文化遗址表明,上古时期的先民就在这里生活劳作。

  济源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且史前文化遗址居多。沿济水流域、湨水流域、沁河流域、黄河流域及王屋山区分布的古代遗址,灿若繁星,表明古人逐水而居的山水依存活动轨迹。原城遗址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反映了夏王朝时期济源的重要历史地位。轵国故城兴于战国,盛于秦汉,曾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历经两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于地面的古城墙,是古轵国文化的重要见证。沁河栈道开凿于曹魏正始二年,延绵近百公里的栈道壁孔,历历在目,今人仍然可以想见当年转运粮草、战马嘶鸣的场景。横亘于黄河王屋间的北齐长城,是北朝时期东魏西魏分界线,这里曾上演过无数次刀兵血刃争夺战。枋口古代水利设施,上可溯至秦汉,下可延及当今,历代均有增修扩建,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惠泽利民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济源人民从古到今不断开发大自然、利用水之利的勤劳与智慧。

  遗址文化是一个地域历史的见证,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而且是重要的文化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幻化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在济源市西部,以古邵州(今邵原镇)为中心大约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北依太行、王屋山脉,南临华夏文明摇篮母亲河黄河,是炎黄故土黄土高原向华夏腹地中州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原始人类栖居的良好场所。这里拥有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时期文化和5000年前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历史、地理、人文条件得天独厚。当初,先民走出丛林,刀耕火种,在劳作之余,击壤而歌,面对大自然赋予的独特而美丽的山川风物,他们浮想联翩,引发了对天地怎么来、人类怎么有、天象怎么解、灾难怎么办等诸多问题的臆测探究,经过口口相传,不断丰富演绎,于是就产生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抟土造人、黄帝祭天、神农播谷、大禹治水等中华民族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传说。

  在这块土地上,能够见到中华创世神话传说的许多原形物:女娲补天的五彩石、银河谷,抟土造人的黄河、黄土、娃娃崖,断鳌足立四极的鳌背山,黄帝祭天的天坛山,大禹治水的八里峡,神农采药的药柜山……让人不得不惊叹:这里是一个神奇的中华创世传说神话园!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