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克井 > 正文

克井:立行立改惠民生

2014-05-27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克井镇枣庙村村民原良全近来心情很好,一是因为种植的四五亩冬凌草马上就要收获了,二是因为村里开始扩建存放冬凌草的大棚了。“哎呀,没有吃过亏的人是不知道有大棚的好处啊。” 5月25日,站在施工现场,原良全指着即将完工的钢架拱形棚说,“我们村有四五千亩冬凌草,收完之后如果天一直下雨,冬凌草不能晾晒,就会发霉。去年村里不少人吃了亏,我也有1000多公斤冬凌草发霉了,损失了好几千块钱。今年村里提前建大棚,确实是为群众办了一件好事!”

    克井镇机关干部在基层走访时了解到枣庙村冬凌草存放问题后,便与村干部结合商议解决办法。该村党员、干部结合群众的意见,决定新建一座800平方米的大棚。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还主动垫资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确保大棚尽早建成投用。

    这是克井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边查边改,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积极维护群众利益的一个生动事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的理解是,转变作风不是目的,而是抓手,通过作风转变推动问题解决、推动工作落实。”克井镇党委书记尹晖说,“为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我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活动总要求,深刻把握活动主题,聚焦作风建设,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基层,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转作风、惠民生、聚民心、促和谐的过程。”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克井镇在认真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以“察民情、解民难、暖民心、促和谐”为主题的“三民一促”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访民情听民声,找准和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通过大力实施“五步工作法”和“代理代办制”,想方设法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当好群众贴心人,办好群众身边事,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实惠,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赢得人心。

    “上”与“下”的辩证:

    身俯下去、心沉下去,民声上传、民意上达

    深入基层搞调研,亮明身份做宣讲,进村入户听意见……今年春季,克井镇党员干部很忙,除了坚持学习、做好日常工作之外,还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宣讲政策方针,征求意见建议。

    为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克井镇大力开展“三民一促”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近群众,接地气、察民情,办实事、解难题。

    班子成员示范带头,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带着真情、带着责任、带着政策、带着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佩戴胸牌,亮明身份,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征求意见建议,了解矛盾问题,收集民意民愿,找准突出问题,为整改落实奠定基础。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克井镇党委副书记冯璐说,“坐在机关、脱离群众,怎么了解社情民意?怎么作出科学决策?因此,一定要走下去,沉下去,才能把问题带上来,才能把民意带上来。”

    这“上”和“下”沟通的桥梁是党员干部的行动,更具体地说是民情日记。广大党员干部调研走访,必须带上民情日记、必须记录民情日记。时间、地点、记录人、走访对象、发现问题、建议措施……随意翻开一本民情日记,这些信息一目了然。克井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张建波认为,民情日记就是走访凭证,就是民生台账。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收集意见建议6大类80余条,撰写民情日记1500余篇,解决困难问题100余个,调处矛盾纠纷40余件。克井村一村民因肺间质纤维化需移植肺,花费很高,家庭负担不了。该镇一机关干部走访发现后,将问题记录在民情日记里并向镇里作了汇报。该镇党委及时召开班子会,动员全体机关干部捐款资助,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救助资金1万元。该村干部群众认为民情日记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开辟了解决问题的“快车道”。

    “快”与“好”的联动:

    快捷处理、快速落实,效果良好、群众叫好

    党员干部下去了,意见建议上来了,矛盾问题找准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当然是解决问题。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还得看解决问题。”克井镇镇长刘宏伟说,“从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把解决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实践过程中,克井镇总结摸索出了“五步工作法”,包括民情收集、梳理汇总、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群众评价等步骤,步步相连、环环相扣,责任到人、限时办结,全程公开、群众参与,确保民情信息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服务群众,克井镇推出“镇村干部代理代办服务”制度,把各村(社区)设立的“干群连心室”作为“代办站”,在镇、社区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专人值班,挂牌上岗,公开电话,全程服务,以“马上办”、“代替办”、“领着办”、“上门办”等方式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变过去群众办事自己跑为干部代理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拖着办为主动办,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有村民反映,济阳路柿槟红绿灯至马寺街段,道路坑洼不平,晚上路灯不亮,群众出行不便。克井镇对反映情况进行落实后,立即组织有关单位对道路进行修补、对路灯进行完善。目前,这项工程已经结束,路平了,灯亮了,群众乐了。

    逢南村移民遗留问题突出,村党支部回避矛盾,工作不力,导致上访频频。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克井镇党委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对逢南村党支部进行调整,使该村党支部的执行力大为提升,全村局面得到持续好转,群众一致叫好。

    克井镇党委成立专门整治小组,对群众比较关注的“三公经费”、“公务灶”、“公车改革”、办公用房清理等工作进行了专项治理;根据群众意愿,大力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学校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十大民生工程”;开展“走基层、送服务”主题活动,组织农技服务人员指导农民做好麦田管理、冬凌草和薄皮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及农村产权改革等工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件件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隐患问题得到解决,一个个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一批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增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提升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和谐、推动了发展。

回顶部